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国或地区的GDP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世界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就一国的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但对处于制度和结构变迁阶段的中国而言,GDP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却表现出了特殊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背离的原因何在?应该怎样尽快脱离这样的窘境? 本文从就业弹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面临的困境——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就业人口却增长缓慢——专门研究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希望寻找一条有利于就业的经济增长之路。 首先,本文介绍了中西方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论和研究现状,简要地描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 然后利用不同的模型计算了中国的就业弹性系数,并辨析计算结果的真实性。据此基础上描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年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以及弹性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 同时,分产业、分行业地从多个视角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并就就业弹性系数进行了国际比较。 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前提下提高就业弹性以促进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公共产品是集体利益的载体或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应当如何有效地供给?市场在公共产品供给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如何?公共产品
语义出版是基于传统互联网技术和语义网技术,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本体和信息可视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出版形态,是数字出版的高级形式.本文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4年来,我国对欧盟家电出口额迅速增长,2004年出口欧盟家电52.81亿美元。取得这样成果实属不易,近年来欧盟涉及家电产品的指令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