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将文本的逻辑关系翻译好。一个逻辑关系清晰明了的译文才能称得上好的译文。笔者在进行《中国妇女》杂志的翻译实践过程中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汉语重意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相比重形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的日语来说使用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或其他解释性短语的频率较低。因此,在中译日的过程中如何将隐藏在汉语背后的逻辑关系进行适度的显化才能使译文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经验不足的译员却很容易忽视这一点,造成译文的逻辑关系混乱。这也成为了本文的选题出发点。本文的分析对象为《中国妇女》杂志的中译日翻译文本,包括约10000字的汉语原文、11000字笔者译文以及12000字日籍专家审校后译文,共计约33000字左右。对翻译实践的分析主要围绕句子层面逻辑关系的显化展开,并分为“量”和“质”两大方面。在“量”的分析中又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数据展示了分析对象在显化这一现象上具有一定普遍性;然后比较笔者译文和专家审校译文在句子间逻辑关系显化上的数量差异,得出笔者译文在逻辑关系显化上仍有不足的结论;最后,将审校后的译文中存在显化现象的句子分为转折、因果、条件、递进、并列五大逻辑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与笔者译文比较后得出笔者在条件、转折及因果逻辑关系上的显化率较高,而并列和递进逻辑关系的显化率则较低,尤其需要进行改善。“质”的分析部分中,抽取专家审校译文中进行了显化处理的例句,并将此同样分为上述的五大逻辑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显化的原因、笔者译文未进行显化处理的不足等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在中译日的翻译策略中显化处理极其重要,尤其是在译前对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环节更为重要;其次,在翻译时要重视上下文关系。经验不足的译者对此更需要注意。本文在分析时主要围绕中译日过程中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显化展开,但是在日译中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显化。另外,在中译日的翻译处理中,显化也同样存在于词与词、段落与段落、文章与文章之间,但此次翻译实践中因篇幅有限,未涉及以上这些方面的案例分析。对此,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做进一步的拓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