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是人类消费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消费”一词源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本次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认为,全球环境持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因此,会议明确提出所有国家都应全力促进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形态。此后,国际社会又先后举行了多次有关可持续消费的研讨会,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研讨会等,这些会议对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论及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使得社会各界对可持续消费的问题日益重视。   家庭是社会终端消费的基本单元,联合国环境署在提出可持续消费概念后,意识到家庭应该是研究可持续消费的主要对象,因此提出了家庭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在我国,家庭不可持续消费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理论界对家庭可持续消费研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城镇居民家庭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研究,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基本概括和综合评述。   第二部分,论述可持续消费的现实基础,并揭示出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消费之间的关系,继而对家庭可持续消费及家庭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论述实现家庭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条件。   第三部分,首先,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不可持续消费的表现;其次,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重点论述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不可持续消费的危害。   第四部分,详细分析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不可持续消费现象存在的原因。   第五部分,针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不可持续消费的危害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构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资产价格的波动,特别是明显偏离实体经济的上涨,是令每个国家的决策部门头痛且想竭力规避的问题。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尽量避免经济的过热和防止经济出现长期的萧条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国际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全球银行业纷纷向全能银行方向发展。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发展的主
学位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也暴露出经济对出口贸易高度依赖的弱点和后果,近年来国内经济矛盾逐渐显现、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这更加需要促进内需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继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继续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等。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