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语切弟话结构助词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尼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个语言,分哈雅、豪白、碧卡三支方言。切弟话是哈尼语的一支次方言,其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普洱市境内的江城县和墨江县,是自称?hi31ti??的哈尼族的母语。由于暂未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切弟话的方言归属尚未划定。本研究尝试以切弟话的结构助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描写,并通过与哈尼语其他方言的结构助词的比较,进一步讨论其共时特点和历时发展,为切弟话语言特征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主体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章简要介绍了江城县嘉禾乡平掌村洛各寨的概况,哈尼语切弟话的分布状况,总结了学界关于结构助词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前人对哈尼语结构助词的研究情况。结合彝缅语助词的特点,对切弟话结构助词的定义、范围和分类进行界定,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部分,哈尼语切弟话的音系。本章整理出了哈尼语切弟话的音系,讨论了切弟化的音节结构、变调,及声韵调的配合关系。第三部分,哈尼语切弟化结构助词。本研究从彝缅语的特征出发,将切弟话的主要的结构助词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分为三个部分:(一)表示句子成分关系的结构助词;(二)表示句子内部语义关系的结构助词;(三)标明语用关系的结构助词;还有一类起连接作用的结构助词。本章主要对切弟话结构助词的分类、使用范围、表达的句法功能等,做了详细的描写。第四部分,从方言比较看哈尼语切弟话结构助词特点。比较切弟话与哈尼语方言结构助词语音形式,讨论切弟话结构助词的特点。第五部分,结语。总结了切弟话结构助词的分类、语音和功能特点。通过与哈尼语其他对比、分析,认为切弟话结构助词有三个特点:一是结构助词是切弟话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二是切弟话结构助词具有很强的句法扩张力,三是哈尼语切弟话结构助词数量丰富且功能分布更加细致。最后说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后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是一个全面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了观察、模仿、识别、记忆、思考及实际应用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者的英语记忆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单词量的增多、英语句子的增长、英语语法项目难度的增大、英语文章篇幅的增长等,对很多学生来说,面对大量的词汇和语法,如果他们从一开始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记忆习惯,英语记忆能力不好,在进入初高中后,对于英语学习,他们会觉得越学越难记,越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治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探索因地制宜的实践模式,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十分重要。当前,学界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基于此,论文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为考察对象,对其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地初步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瑶老治村”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吸纳群众作为瑶老,以瑶老工作站平台为支撑,推行参与式治理。该模式的生
女性再婚研究作为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传统社会晚期、封建礼教巅峰的清代女性再婚行为研究,对于全面立体了解、认识清代婚姻史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多视角地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从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便开始面临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频繁的农民反抗运动,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况。在这一背景下,分析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对封建社会提倡的“三
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支系庞大的民族,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生活实践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及精神文化。论文选取连南瑶族特色的长鼓舞道具---长鼓为研究对象,造型与制作工艺为研究主题,以长鼓的历史源流、制作工艺、装饰形制与纹饰及传承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深入田野调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图像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分析,详细考察长鼓传承、保护及演变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兴起,推动媒介重心发生转移,影视产业兴盛,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成为一种常态,小说与影视不断发生互动,二者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局面俨然形成。小说与影视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这使得二者的转化成为可能。张欣自在地游走于小说与影视之间,她书写都市、书写南方,在绘及都市的繁华中讲述日常故事,反映时代精神。从跨媒介叙事的视角来看,张欣的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乡土空间逐渐退隐。或许乡土文学和乡土大地会紧随着逐渐退出现代人的视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也将越来越向往记忆中的纯净故土,乡土精神性书写的长久生命力也由此显现。“故乡”承载着乡土的精神内核,关于“故乡”记忆的怀旧情结延续着当代乡土文学的生命力。“故乡”地理空间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情感价值,使之得以通过影像化和新媒体赋能进行更有效的大众化传播。同时,作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将文学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因地域较小、人口较少并且分散,不宜建立自治地方,依据《宪法》规定,通过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也能行使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根据设立民族乡的规定,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乡总人口30%以上,可以申请设立民族乡。本文所研究的漳溪畲族乡即是在这一法律和政策背景下,于1999年设立的基层行政区划。对该民族乡成立后的社会变迁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那斗语系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黎语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学者发现的一门小语种。目前,学界关于那斗语的系属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那斗语属于黎语的方言,一种认为那斗语属于黎语支的一门独立语言。为进一步了解那斗语的语言本质以及为那斗语的系属问题补充更多语言材料,本研究从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入手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根据音节、意义、功能、来源四个分类标准对那斗语语素进行分类描写,并概括不同类别下语素
金漆木雕与金漆画是潮汕地区(主要指旧潮州府属地:潮州、揭阳、潮阳等各县)传统漆艺中必不可少的种类,是中国几千年来漆艺文化的传承,具有极高的审美性。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比较法、田野调查访谈法以及图像比较分析法,以潮汕传统漆艺代表“金漆木雕”和“金漆画”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潮汕传统漆艺的发展源流;从潮汕文化、宗教祭祀等方面分析潮汕传统漆艺体现的地域特色;对金漆木雕和金漆画相结合的形式从题材分类、艺术特
南朝至隋唐时期,西江地区酋豪的活动影响着岭南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以酋豪与朝廷的互动作为线索,对西江地区酋豪势力发展过程、岭南局势的变动和朝廷的民族政策进行分析,正文共四部分来探讨南朝至隋唐时期西江地区酋豪的势力变化,以及与之交织的岭南局势变动情况。酋豪是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概述国内外研究成果,说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