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包装工业的蓬勃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消费量日益增加。随之产生的问题是生活垃圾中的包装废弃物产量与日俱增,给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尽管包装废弃物可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能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实现自发的循环,但低端化是现阶段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基本特征。低端化体现在循环偏重末端,以及循环效率的低下。低端化的循环是不可持续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包装减量化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低端化循环必然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扩大生产者责任是推动循环经济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变的制度保障。国外实践表明,政策法规的宏观调控、回收处置网络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经济政策激励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是扩大生产者责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
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办法是扩大生产者责任在包装废弃物领域的首次实践。实施结果表明,强制性生产者责任和市场运作机制是扩大生产者责任得以实施的条件。扩大生产者责任实施的障碍在于生产、流通和回收领域企业的散小化和无序化,以及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的缺失,导致制度实施和管理成本增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就相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1)实行强制性的生产者责任,产品链中的各参与方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物质或经济责任。2)建立和完善税费补贴机制和押金返还制度,构建符合扩大生产者责任的市场运作机制。3)建立有效的源头分类模式和有序的回收处置体系,降低回收处置体系的运作成本。4)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培育市场组织和社区机制,通过管理体系的重构降低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