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剑川州的庙祠寺观与信仰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庙祠寺观是人们进行信仰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古代祭祀和信仰文化的物质载体。剑川位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与丽江市相接,是白、纳西、汉等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南诏建立初期,剑川所在区域一直被吐蕃控制,后归于南诏大理政权。元代,其所在的滇西仍在段氏为代表的地方土官势力管控之下。明洪武年间,剑川州始设流官,以此揭开了此地明清变局的序幕。而后在流官、移民和协营官兵的影响下,剑川州逐步开始了从制度到文化的变革。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人群信仰文化的庙祠寺观被创建、重修或者改建、废弃,也最终形成了现今剑川的庙祠寺观的分布格局。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方法,选取学术界区域信仰问题关注较少的剑川地区,立足于其所处的白、麽些、汉、藏等族群文化交汇带和明清剑川变革的实际,以明清时期剑川州的庙祠寺观与信仰为研究对象,形成以下认识:首先,通过表格和统计的方法将地方志记载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描绘出明清经营剑川州的进程中,其庙祠寺观修建的变化过程。地方志记载中的剑川州佛寺修建的数量和范围都超过官方祠庙和民间神庙,这与本地白人自南诏大理以来就崇信佛教和明清剑川士人对佛寺和民间神庙的不同态度不无关系。同时,不同时期民间神庙的主体类型也呈现阶段特征。其次,收集整理庙祠寺观相关碑刻和文记并加以分析,探讨明清变局中不同时期主导庙祠寺观建设的信仰人群,以及他们所期望以此获得的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明初土官利用佛寺巩固权力,之后流官将佛寺作为一种教化场所。士人群体在剑川祠庙寺观建设和神灵传说的传播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明清变局中利用文化和信仰的权力巩固自身地位、主导社会秩序和区域、族群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描绘出既保持剑川白人文化底色,又符合“大一统”标准的地方历史文本。最后,通过一些具体的祠庙和神灵的变动来考察明清剑川信仰与社会的发展。福德龙女由佛教神灵转化为能够平定水患的民间神庙主神;中原汉地流行的崔府君信仰在剑川州落地生根,进而在地方志文本中形成代表当地风物的独特一景;清代古城隍庙的分建反映了官民之间的互动和剑川州各个坝子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民国初年剑川精英将白王仁果作为地方先贤之首也看出精英阶层在族群意识上的回归。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陇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相邻,是农业区开始向畜牧区过渡的区域。民国时期,陇中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手工业为辅,其乡村经济的发展几经波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基于这一地区军阀势力各自为政,缺乏一个稳定、高效的政府,换言之,这样的政府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缺位的或者乏力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从农业、畜牧业、手工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各类财务舞弊案件的数量却也在不断增加。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进而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频繁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暴露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短板,而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内控环境存在缺陷。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完善企业内控环境达到防治财务舞弊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的案例公司江苏雅百特,曾是金属屋面
学位
学位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去美元化”的呼声中,人民币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根据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指标,由2010年的0.02%到2018年年底的2.95%,虽增长明显,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整体上看仍处于“雷大雨小”的状况。我们需要深思的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民币与美元等一些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外汇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精心安排的作业可以起到检测教学效果和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通过改正作业,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反思,从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学到的知识,并在写作业过程中不断增强新知识,从而拓宽视野,扩展思维。笔者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担任云南大学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师,在实践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