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最低有效浓度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Minimum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LAC),观察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对利多卡因MLAC的影响。  方法:61例胸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n=31)、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组(LS组,n=30)。2组患者均在DSA引导下接受胸段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术,将导管末端送至病变中央节段硬膜外腔侧间隙,注射含有碘海醇+利多卡因(或+0.2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DSA下确定药液扩散覆盖病变神经受累范围,固定导管完成操作。两组第1例患者利多卡因均为0.37%,下1例的利多卡因浓度按序贯法确定:即前1例若镇痛有效(注药后30min内VAS评分≤10mm),则下1例接受的药物降低一个浓度梯度。若镇痛失败(注药后30min内VAS评分≥10mm),则上升1个浓度梯度,单位浓度梯度为0.02%。若镇痛效果可疑,则下1例接受的药物维持原浓度。记录观察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共60例患者成功完成观察,L组中有1例患者因穿刺术中穿刺出血剔除试验。L组与LS组年龄分别为(63.80±8.93)岁/(65.03±7.75)岁、身高(164.57±6.78)cm/(164.17±5.95)cm、体重(61.00±7.72)kg/(61.17±7.19)kg、受累神经节段数(3.40±0.72)个/(3.40±0.68)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置管前VAS评分为(52.00±7.14)mm/(51.67±6.48)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的EC50在L组为0.199%,95%可信区间(CI)为0.168%~0.216%,LS组为0.125%,95%CI为0.102%~0.144%。与L组相比,LS组的利多卡因EC50降低37.2%。不良反应方面,L组出现心动过缓、头晕各1次,LS组心动过缓、头晕、恶心各1次,其中头晕、恶心为同一例患者。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MLAC为0.199%(95%CI0.168%~0.216%)。利多卡因联合0.2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MLAC为0.125%(95%CI为0.102%~0.144%)。舒芬太尼可以降低硬膜外镇痛中利多卡因的MLAC。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EAMG)小鼠模型,观察antagomiR-155治疗对B细胞活化、增殖及抗体分泌的影响,探讨antagomiR-15
背景与目的孕早期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妊娠疾病。反复发生的孕早期自然流产会给女性及家庭带来困扰。临床上孕早期自然流产约占确诊妊娠总数的15%,且发生率逐年上升。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病因包括染色体因素、子宫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子宫动脉血流因素、环境因素、精子因素、不明原因的孕早期自然流产,其中最主要病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大部分存在染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T细胞、CD8+T细胞亚群在12个月内的恢复情况,探讨其与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诗歌鉴赏教学模式要求不断提升。诗歌鉴赏不仅是高中生高考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