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根据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实际,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然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和互联网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建议。
【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通过文献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构建访谈提纲,进行患者访谈,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模型;第三,制定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和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信效度进行评价;第四,展开正式调查,运用AMOS17.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患者人口学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患者访谈,有效访谈了19位患者,最终确定了影响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的关键维度有:便捷性感知、患者结果感知、信息风险感知、医疗风险感知、情感偏好、医疗权责感知、健康意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疾病严重程度。
2.预调查有效回收117份样本。调查问卷总体克朗巴赫系数为0.924,每个维度克朗巴赫系数大于0.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KMO统计值为0.858,以特征根大于1进行主成分提取,最终提取了11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6.80%,经最大方差旋转,形成11个主成分与问卷设计结构的组成基本相符,表明问卷的效度较为理想。
3.正式调查有效回收638份问卷,整体来说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较为积极。由于数据不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因此采用Bollen-StineBootstrap方法估计模型的适配度。模型初步拟合效果较差,CMIN/DF、GFI、AGFI、NFI、RFI、IFI、TLI、CFI、RMSEA均未达到相关标准,说明模型存在不合理路径,需要进行修正。经过修正,模型拟合指标GFI为0.942,AGFI为0.920,NFI为0.920,RFI为0.900,IFI为0.947,TLI为0.933,CFI为0.946,均达到0.9的适配标准;PGFI为0.679,达到0.5的水平,RMR为0.07,RMSEA为0.054,CMIN/DF为2.837,且所有的维度路径系数参数检验P值均小于0.05,提示修正后模型达到较为理想的拟合效果。最终形成的模型中,便捷性感知、情感偏好、信息风险感知、健康意识分别对行为态度具有显著影响,而行为态度、疾病严重程度、知觉行为控制、医疗风险感知分别直接影响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
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和婚姻状态F值分别为3.95(P=0.002)、7.243(P=0.000)和15.840(P=0.000),年龄、学历和婚姻状态的卡方检验显示Pearson?2分别为33.651(P=0.029)、49.431(P=0.000)、18.3(P=0.001),说明年龄、学历和婚姻状态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患者疾病越严重,在线问诊行为意向越强烈,医院应合理安排优质专家坐诊互联网医院;情感偏好对行为态度也具有显著影响,可以开展特色专科在线诊疗服务,满足患者特殊情感需求;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影响较大,提示互联网医院应该打破环节壁垒,线上线下联动,全面保障患者诊疗过程的完整性,减少患者在线问诊障碍。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风险感知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影响显著,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完善互联网医院诊疗行为监管规章制度,保障患者安全;净化互联网医疗网络环境,为患者打造安全的网上问诊渠道。接下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的患者安全风险、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的接受度以及互联网医院患者满意度、患者体验和患者感知价值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
【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通过文献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构建访谈提纲,进行患者访谈,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模型;第三,制定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和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信效度进行评价;第四,展开正式调查,运用AMOS17.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患者人口学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患者访谈,有效访谈了19位患者,最终确定了影响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的关键维度有:便捷性感知、患者结果感知、信息风险感知、医疗风险感知、情感偏好、医疗权责感知、健康意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疾病严重程度。
2.预调查有效回收117份样本。调查问卷总体克朗巴赫系数为0.924,每个维度克朗巴赫系数大于0.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KMO统计值为0.858,以特征根大于1进行主成分提取,最终提取了11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6.80%,经最大方差旋转,形成11个主成分与问卷设计结构的组成基本相符,表明问卷的效度较为理想。
3.正式调查有效回收638份问卷,整体来说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较为积极。由于数据不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因此采用Bollen-StineBootstrap方法估计模型的适配度。模型初步拟合效果较差,CMIN/DF、GFI、AGFI、NFI、RFI、IFI、TLI、CFI、RMSEA均未达到相关标准,说明模型存在不合理路径,需要进行修正。经过修正,模型拟合指标GFI为0.942,AGFI为0.920,NFI为0.920,RFI为0.900,IFI为0.947,TLI为0.933,CFI为0.946,均达到0.9的适配标准;PGFI为0.679,达到0.5的水平,RMR为0.07,RMSEA为0.054,CMIN/DF为2.837,且所有的维度路径系数参数检验P值均小于0.05,提示修正后模型达到较为理想的拟合效果。最终形成的模型中,便捷性感知、情感偏好、信息风险感知、健康意识分别对行为态度具有显著影响,而行为态度、疾病严重程度、知觉行为控制、医疗风险感知分别直接影响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
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和婚姻状态F值分别为3.95(P=0.002)、7.243(P=0.000)和15.840(P=0.000),年龄、学历和婚姻状态的卡方检验显示Pearson?2分别为33.651(P=0.029)、49.431(P=0.000)、18.3(P=0.001),说明年龄、学历和婚姻状态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患者疾病越严重,在线问诊行为意向越强烈,医院应合理安排优质专家坐诊互联网医院;情感偏好对行为态度也具有显著影响,可以开展特色专科在线诊疗服务,满足患者特殊情感需求;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影响较大,提示互联网医院应该打破环节壁垒,线上线下联动,全面保障患者诊疗过程的完整性,减少患者在线问诊障碍。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行为风险感知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影响显著,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完善互联网医院诊疗行为监管规章制度,保障患者安全;净化互联网医疗网络环境,为患者打造安全的网上问诊渠道。接下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患者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的患者安全风险、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的接受度以及互联网医院患者满意度、患者体验和患者感知价值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