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量及用血量不断攀升。鉴于同种异体输血的并发症问题和血源紧张现状,我国提倡使用自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多采用Cell Saver设备(CS),已在多种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国内外指南在何种程度的出血量建议使用CS存在差异,临床实际应用与指南建议也不一致。本研究拟在少量出血手术(出血量<20%按公斤体重计算的血容量)的患者中比较回输CS自体血和不回输CS自体血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评估回输CS自体血在此类患者中能否改善组织灌注,是否对体内炎症水平产生影响,以及能否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在少量出血手术应用CS是否合理。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因严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腰椎滑脱拟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75岁,ASA Ⅰ-Ⅱ级,预计手术出血量<20%血容量。排除标准:术前贫血、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3个月内有手术史或输血史。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回输组在手术结束前输注CS自体血;对照组不予回输CS自体血,以等量胶体液代替。采血点为手术诱导前、术中主要步骤结束时、术后半小时、术后1天和术后3天。检测项目有全血细胞分析、静脉血气、脑氧饱和度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随访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引流量、VAS评分、不适主诉(头晕/乏力/心悸)、切口愈合、开始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共有41例患者参与本研究,1例因术中失血过多(>1000m1),1例因术中测Hb<90g/L,1例因缺失采血点过多剔除。余下3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回输组(n=19)及对照组(n=19),两组在人口特征、基线资料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回输组的术后半小时血红蛋白为116.5±10.7g/L,术后1天为115.4±12.3g/L,均高于术中的106.6±12.6g/L(P<0.05),但术后3天的血红蛋白与术中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术后半小时乳酸为2.5±1.0mmol/L,高于术前的1.3±0.6mmol/L(P<0.05).术后1天对照组的IL-6较术前升高(151.2±73.7ng/L和141.0±94.6ng/L,P<0.05),而回输组无此变化。术后3天回输组的IL-10较术前升高(338.5±137.3ng/L和326.2±134.1ng/L,P<0.05),而对照组无此变化。术后血红蛋白、血乳酸、脑氧饱和度、白细胞及炎症因子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回输组异体输血率为5.3%,对照组异体输血率为0。两组在术后发热、术后疼痛、不适主诉、切口愈合、开始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成人患者少量出血手术应用CS对血红蛋白及组织灌注的改善有限,对炎症及异体输血率无显著影响,亦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且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建议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