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摘 要】
:
红柯作为世纪末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许多评论家的青睐,形成大量的论说文本,然而综观这些评论还有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一是评论不够全面,没有对他除诗性小说以外的其他类型予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柯作为世纪末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许多评论家的青睐,形成大量的论说文本,然而综观这些评论还有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一是评论不够全面,没有对他除诗性小说以外的其他类型予以足够的重视。二是从叙事学角度的研究还不够,因为小说的特质就是叙事性。因此,我准备以叙事学的理论框架对红柯的所有小说进行解读,力图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这是我论文阐述的出发点。 叙事学关注文本的两个层面:故事和话语。在故事层面,红柯特别注重小说叙述模式。他的小说可分为英雄小说和非英雄小说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衍化出六种结构图式,分别是交织对应型、缀合式团块型、回环叙述型、点式发散型、意识流心理型、变异的因果式线型图式。在话语层面,红柯非常侧重小说的时空安排。在时间上形成倒错畸变的时序,极端化的时距,重复的叙事频率;在空间上将经验空间、故事空间、叙事空间三者结合,三位一体。通过这种安排形成独特的时空艺术。红柯不但重视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而且让话语叙述者和故事相互渗透,形成独具一格的叙事情境。在叙事情境中,红柯那变化多端的叙事人称,灵活多样的聚焦,交互使用的叙事方式,共同作用,造成叙事情境的固定和转换。他既有一以贯之的作者叙事情境,第一人称叙事情境,人物叙事情境,又通过视觉越界等方式使情境相互转换,极有新意。叙述者和故事发生作用后,叙述者忍不住发出声音,这就是叙事声音。红柯是个主观性极强的作家,叙事声音很强烈,主要是由公开的叙述者发出的。当然,红柯叙事艺术的形成有许多特殊的因素。这是我的论文的行文逻辑。 根据这种逻辑,我的论文分五部分论述,第一节是红柯小说的叙事模式;第二节是红柯小说的叙事时空;第三节是红柯小说的叙事情境;第四节是红柯小说的叙事声音;第五节是红柯叙事艺术的成因。希望我的论文能对读者更好的理解红柯及其作品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搬家前几天,他们一起去新居擦玻璃。 二楼的大阳台,光线充足。窗外是一片刚刚翻过的土地,松软平整。几个月后,这里将变成草木葳蕤的花园,无花果、郁金香、茉莉……她笑了,当他们老去,会不会拥坐在花园长椅上,慢慢消磨时光? 她站上窗台,身体探出屋外,手里的抹布轻轻滑动。他见了,忙拽拽她的胳膊,说,我先来! 他先来。他从窗台上站起来,一只手扶住窗扇,身体探出屋外。他哼起一首老歌,嗓音沙哑粗犷。她会心
别在任何人身上孤注一掷,否则,他(她)是会看不起你的。 他与妻子相恋6年,然后结婚。结婚两年后,他认识了一个只有24岁的单亲妈妈。那段时间,他在工作上很不如意,而他又觉得太太不了解他,于是他开始跟这个单亲妈妈每天倾诉交往。他太太很快就知道了,没有和他吵,而是悄然离开了。 不久后,他因为工作表现不理想而被公司辞退,他很沮丧。没有了事业和婚姻,那一刻,这个单亲妈妈便成了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有个女孩,因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分歧,与母亲交恶。每个周末,她尽量不回家,而母亲经常会到学校来看她。她们就在学校里吵架,从宿舍楼一直吵到操场上。 女孩的行为后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半夜三更会一个人去操场,通宵不眠。 女孩得了抑郁症。虽然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仍然不见好转,后来转到杭州的一家大医院。这里一位年轻医生觉得非常可惜,他对女孩说:“像你这样出色的女孩
曾非常迷恋姨妈的家。他们家里似乎从没有过愁苦,任何时候走进这个家,不是姨父正载歌载舞地即兴表演,姨妈和两个孩子笑成一团;就是姨妈在厨房里做饭,姨父跟在她身后轻声细语。 相比之下,我家就缺少这种祥和的气氛。爸爸脾气不好,妈妈琐碎又爱较真儿,两人隔三差五地吵架。妈妈甚至很郑重地问我,如果他们离了,我会跟谁。可他们吵了三十多年,终究没有离。到如今六十多岁了,我每次回家,他们都争着向我告状,他埋怨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