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财务丑闻的出现,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质疑。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该法案提交财务年报。在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出现白热化,出于各方面的动机,财务欺诈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何识别财务欺诈,已成为投资者、各大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日益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公司财务欺诈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以受到证监会处罚的部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在舞弊方面的几种经典理论。本文选取了舞弊三角型理论作为本篇论文的理论支撑点。其次,以导致舞弊发生三方面动因作为主线,提出若干假设条件,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出现舞弊的几率相对要大一些。以上假设条件在实证部分将会进一步得到分析验证。再次,结合收集的出现舞弊上市公司的具体资料分析总结各种舞弊手段。选取一些欺诈样本进行建模分析。通过选取一些指标进行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得到了最终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识别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判断准确度为73.8%。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后续研究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