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作为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新航行系统之一,由于其良好的监视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通过追踪国内外ADS-B管制下飞行间隔研究现状,结合我国民航正在实施的ADS-B发展规划和基于性能的导航(PBN)实施路线,研究了基于ADS-B监视下特定导航性能的平行航路的飞行间隔。根据我国ADS-B发展规划,我国计划在东部雷达监视区域,采用ADS-B改进空域的航路、终端区以及各个飞行阶段的空中交通管理能力,并逐步由ADS-B地面设备更替航管二次雷达,优化和降低地面监视系统的投入成本;根据我国PBN实施计划,我国计划在东部航路实施RNAV-1运行。因此,结合我国导航和监视系统的实施计划,采用Reich模型,研究了ADS-B监视下RNAV-1平行航路实施5海里侧向飞行间隔的侧向碰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RNAV-1平行航路实施5海里侧向飞行间隔的ADS-B管制间隔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安全目标等级。我国计划在西部非繁忙地区实施以ADS-B为主,从ADS-B监视下的程序管制逐步过渡到ADS-B管制的运行;在西部地区、海洋地区实施运行RNP-4。因此,采用Reich模型,研究了ADS-B监视下RNP-4平行航路实施16海里纵向间隔的纵向碰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RNP-4航路实施16海里纵向飞行间隔的ADS-B管制间隔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安全目标等级。最后采用灰色预测理论,研究了我国民航2010年到2030年的总体安全目标水平,推导出了我国民航可接受的航路碰撞风险水平。通过将ADS-B监视下RNAV-1平行航路实施5海里侧向间隔的碰撞风险与可接受的航路碰撞风险相比较,结果表明在RNAV-1平行航路实施5海里侧向飞行间隔的ADS-B管制间隔符合我国民航的安全要求;通过将ADS-B监视下RNP-4平行航路实施16海里的纵向ADS-B管制间隔的碰撞风险与我国民航可接受的航路碰撞风险相比较,结果表明在RNP-4平行航路实施16海里纵向ADS-B管制间隔符合我国民航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