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普及,公众借助网络来了解公共事务,进行公共表达,甚至从事社会批判。政府从维护政治安全着眼,逐步加强相关的网络监管技术,致使网民的表达必须与之相适应。于是,选择不涉及核心政治秩序与价值的议题,以网络恶搞将批判意识做戏谑式表达,以解构来进行社会批判的方式便应运而生。 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戏谑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相结合,希望通过对“武媚娘事件”中以新浪微博网友为主要参与者的网友所创作的恶搞作品——文字、图片、歌曲和视频等——的分析,对作为批判意识戏谑式表达方式的网络恶搞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力图揭示网络恶搞的特征,具体事件中网络恶搞的发展演变过程,网友以何种手法进行网络恶搞作品创作,在创作、传播的过程中表达了何种批判意识。 本文从网络恶搞主体、对抗的客体、特点和载体等四个方面,从普遍意义上分析作为批判意识表达手段的网络恶搞的一般性特征。笔者以关键性事件为节点,整体上对《武媚娘传奇》从开播到停播、复播发现被剪胸、广电回应等各个阶段的网络舆情进行梳理。尤其对其中网络恶搞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整体把握。 在整体把握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武媚娘事件中大量恶搞作品的整理,分析网友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法,恶搞视频创作中的粘贴,图片作品多用对比,文字作品中谐音手法多见,对于以往经典作品的化用层出不穷等。对恶搞手法的分析最终落到批判意识表达这个点,本文通过对此案例中恶搞作品内容的详细分析,认为网友借此表达了三个层次上的批判意识。一是局限于此事件本身,表达对“被剪胸”的不满,二是对广电总局审查流程不够严谨、公开性不足、删减标准不确定的批判。三是在此事件基础上进行延伸,表达对广电进行文艺作品审查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