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人数最高的肿瘤。其中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重要的分型,主要包括肺鳞癌及肺腺癌。由ErbB-1基因编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 NSCLC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0%的肺腺癌样本中可以检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人数最高的肿瘤。其中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重要的分型,主要包括肺鳞癌及肺腺癌。由ErbB-1基因编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 NSCLC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0%的肺腺癌样本中可以检测到EGFR突变,而30%肺鳞癌样本中EGFR发生基因扩增和表达升高,提示EGFR可能是肺癌的关键驱动基因之一。Hedgehog(Hh)信号通路是调控机体发育的重要信号通路,而Hh信号紊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密切相关。有文献认为Hh信号与EGFR信号通路可以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发展。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发现,联用Hh信号抑制剂和EGFR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说明Hh信号与EGFR信号存在协同作用和交互调控,但详细的分子机制还有待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从Hh/PTCH1信号对EGFR蛋白质稳定性和活性调控入手,探索Hh信号与EGFR信号在受体水平的调控机制,建立新的Hh/PTCH1/EGFR信号轴。1.阐明Hh/PTCH1信号对EGFR蛋白稳定性和活性的调控作用;2.探索Hh/PTCH1调控EGFR蛋白稳定性和活性的机制;3.讨论Hh/PTCH1/EGFR信号轴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生理意义。研究方法:1.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PTCH1,观察其对EGFR/HE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EGFR/HER2的mRNA水平变化,验证其是否通过转录调控;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及溶酶体抑制剂处理细胞,研究EGFR/HER2的降解途径;外源性Shh及EGF刺激细胞,检测对PTCH调控EGFR蛋白稳定性及活性的影响;2.免疫共沉淀检测PTCH与EGFR/HER2之间的相互作用及EGFR泛素化水平变化,构建EGFR分段质粒,研究PTCH与EGFR相互作用机制;3.肺腺癌细胞中过表达PTCH,观察其对EGFR/HE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在肺鳞癌临床组织样本中检测EGFR、PTCH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PTCH1可以结合EGFR/HER2,Hh配体可以诱导PTCH1调控EGFR/HER2的蛋白稳定性和活性;2.PTCH1介导EGFR的泛素化修饰,并促进EGFR通过溶酶体降解;3.肺癌细胞中Shh与PTCH1共同作用可以促进EGFR降解,肺癌组织样本中也观察到EGFR与PTCH1的表达水平相反。研究结论:PTCH1可以结合EGFR/HER2。在Hh配体存在的条件下,PTCH1可以介导EGFR的泛素化修饰,并促进EGFR/HER2进入溶酶体降解。该过程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半导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一种制氢手段。而开发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是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重点。自2009年王心晨等发现石墨相氮化碳(g-C3N4)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以来,g-C3N4就因其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原材料低廉、无毒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直接热缩合法得到的块体g-C3N4光生载流子复合率比较高、比表面积较小,限制了 g-C3N4的光催化活性,
细胞表面囊泡(cell-bound membrane vesicles)存在于多种细胞的表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目前对细胞表面囊泡的组成、结构、产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近期研究发现,细胞表面囊泡对多种去污剂(如Triton X-100和SDS等)具有耐受性。本研究拟利用这个特性来分离和纯化细胞表面囊泡,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究正常和氧化损伤情况下细胞表面囊泡的蛋白质组成,并对其潜在的功能进
背景:结肠癌起源于肠上皮的局部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达到10.2%,位于人类十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然而,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而且结肠癌的起病隐匿,预后较差及死亡率高,这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寻找结肠癌有效诊断的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ARHGEF16是一种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参与调节小G蛋白的激活,而
目的:雌激素效应环指蛋白(Estrogen responsive finger protein,Efp,也称作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25,TRIM25)是重要的泛素E3连接酶,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证实Efp能够与14-3-3η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介导后者的泛素化降解影响其细胞内表达水平及其参与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时,Efp作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
背景与目的:败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因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诱导败血症的主要成分,LPS可通过与细胞中的跨膜糖蛋白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特异性结合,刺激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的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等,诱发败血症,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急性肾损
研究目的:虽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慢粒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随着临床上TKI药物的长期使用,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耐药现象常有出现。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三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药物。其临床药效并没有被TKI药物完全取代。依据文献报道,绝大多数的慢粒慢性期的病人在联合IFN-α和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AS的发病机制有积极的意义。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研究假设Pim-2能通过抑制炎症机制来逆转AS的发生发展,mTOR信号可能是其发挥AS抗炎作用的通路。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构建AS模型,明确AS条件下Pim-2、mTOR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代理人是一个自利的经济人,与所有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偏好,具有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倾向。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管团队外部是如何有效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而忽视了高管团队内部下属高管对CEO自利行为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即本文所称的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据此,本文在传统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将公司治理主体延展至高管团队内部利益相关者,考察下属高管对CEO盈余管理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复合纳米材料(Fe3O4@SiO2-Glu-GNR):以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Fe3O4@SiO2)为核芯,外层偶联葡萄糖苷Glu(p-aminophenyl-β-D-glucopyranoside)靶向分子并连接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GNR)。研究此纳米靶向复合物装载si RNA(small interfering ribonucleic acid
本文以米渣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米渣肽,通过对酶解过程中米肽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内源荧光、粒径、水解度、二级结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指标分析,探讨过程变化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了米渣多肽在加工储藏过程中各因素变化对其功能尤其是抗氧化性稳定的作用及其机制。以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别制备两种肽RDPH-1和RDPH-2,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酶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