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三唑硫酮配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得到了化合物3-(4-吡啶基)-氨基-1,2,4-三唑-5-硫酮的晶体结构,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化合物的优化几何、原子电荷分布及转移、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并对其进行了单光子及双光子荧光性质的测试及研究。
用合成的三唑硫酮配体与盐酸合成了盐酸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得到了3-(3-吡啶基)-氨基-1,2,4-三唑-5-硫酮盐酸盐及3-(4-吡啶基)-氨基-1,2,4-三唑-5-硫酮盐酸盐的晶体结构。对其荧光性质的差异进行了横向比较,揭示其内在的微观结构差异。对比了它们的热稳定性能,从微观结构上解释其差别。
用合成的配体与铜、镍、锌、铅、银、钴、镉、锰等金属离子合成了一系列配合物,并得到了Cu(ppc)Cl2H2O(ppc=4-amino-5-(pyridin-3-yl)-2H-1,2,4-triazole-3(4H)-thione)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结构,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能。并通过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余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测试,研究了不同金属、不同配比时配体荧光性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