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岩石储存条件和组成成分的复杂使得岩石具有显著的流变特点。地下工程的深度不断增加,岩体在高应力下的稳定性成为了迫切讨论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以红透山铜矿的27采场围岩中片麻岩为研究对象考虑岩石卸荷损伤后随时间的变形规律。由于地下深部矿山具有高应力、埋深大等特点,岩体开挖后硐室围岩的流变力学性质复杂,基于此现象,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工作。研究片麻岩的瞬时变形和长期流变变形的规律,选取符合此类岩石的流变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并拟合试验数据。总体上,本文研究内容为以下几点:(1)在红透山铜矿27采场(地下1137m)围岩中取片麻岩,制作成φ50mm×100mm标准试样。基于常规三轴试验获得岩石强度曲线,分析片麻岩变形特点。通过研究常规流变试验应力路径对硬岩卸荷损伤流变试验应力路径进行设计,在短期流变验寻找接近强度破坏曲线的特定应力路径即分级加载、分级卸荷和卸荷损伤后分级加载,这对以后的硬岩卸荷损伤流变试验的应力路径设计提供基础依据。(2)采用自适应多场耦合三轴试验仪,进行片麻岩卸荷损伤流变试验,系统分析了分级加载、分级卸荷和卸荷损伤后分级加载的多级应力路径下片麻岩的轴向变形、侧向变形、蠕变率等变化规律并获得岩石在经历在以上三个阶段应力路径下蠕变率与应力之间的关系规律,为本构模型提供可靠依据。(3)根据分级加载、分级卸荷和卸荷损伤后分级加载应力路径下硬岩的长期流变试验曲线特点对岩石的流变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粘弹性广义Kelvin模型和Burgers模型,利用L-M和UGO联合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