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文学世界,在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隐喻,这些隐喻形成的方式以及背后的文化特征等,给英译造成了困难,本文针对《红楼梦》中各类隐喻现象的英译,从语音、词句和概念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供翻译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参考。第一章从语音层面入手,就两种语音手段的隐喻英译进行了讨论,一是音同义异类的语音隐喻,如谐音、双关等等;二是诗歌中的语音隐喻,如押韵、反复等。经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一是“译释并举”;二是采用一些补偿手段,保留原文的隐喻特征;三是省略部分语音隐喻的翻译。第二章讨论的是词句层面的隐喻英译,主要讨论了通过拆字法、典故引语两种手段形成的隐喻英译,从文本关联性(文内互文和文本间互文)角度讨论相关的翻译策略,介绍了此类隐喻翻译的三个准则:关联准则、经济准则、中和准则。第三章由“概念隐喻”理论出发,主要讨论了“红”和“女儿”这两个概念隐喻的英译,论证了文化特征的差别和相似对翻译的影响,还针对译者,提出“发现隐喻的能力”、“理解隐喻的速度”、“解释隐喻的效度”这三个译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由语音到文本词句层面,再到认知概念,由浅入深地分析了《红楼梦》中的诸多隐喻英译,提出了不同语言层面隐喻英译的难点,结合译者本身和文化特征,从几个可借鉴的中总结了一些策略,并希望能引发更多针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