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脱氮工艺去除煤气化废水中总氮的特性及效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气化废水含有浓度极高的酚类化合物、氨氮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苛刻的水质特点使煤化工废水的治理成为关乎煤化工产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制约性问题。目前,“零排放”标准的提出意味着煤气化废水的脱氮工艺面临更高的要求。然而,煤气化废水中的毒性和抑制性有机物对硝化反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废水中易降解有机物有限导致反硝化过程碳源不足,最终造成脱氮工艺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论文采用低能耗的短程脱氮(Short-cut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SBNR)工艺,深入研究了煤气化废水厌氧出水中的抑制性有机物—苯酚、对甲酚、吲哚和长链烷烃对SBNR工艺亚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活性炭吸附抑制性有机物以及生物再生的规律,发现了去除抑制性有机物的方法—活性炭-活性污泥工艺(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PACT),从而构建了PACT-SBNR组合工艺,用于煤气化废水厌氧出水中氨氮及总氮的去除,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针对工程中出现的碳源不足的问题,将PACT-SBNR工艺进行改进,增加前置颗粒活性碳(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预吸附段,构建了GAC-PACT-SBNR工艺,考察了该工艺利用原水中的可利用碳源对总氮去除率的提高。本论文开展了SBNR工艺启动及影响因素试验。通过控制进水p H为7.5~8.0,水温为30~35℃左右,DO为0.8~1.5mg/L,污泥龄为15d,氨氮转化率和亚硝态氮积累率在第33d时分别达到95.2%和10.9mg NO2ˉ-N/(g VSS·h)。外加碳源为乙酸钠或甲醇时,总氮去除效率在97%以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O是短程脱氮工艺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保持较低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0.8~1.5mg/L)是保证短程脱氮效果的关键。在SBNR系统中引入煤气化废水厌氧出水中典型的抑制性有机物—苯酚、对甲酚、吲哚和长链烷烃,发现氨氮转化率或者亚硝氮还原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引入同种化合物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引入抑制性越弱的化合物,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抑制作用很强的化合物,会导致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为了保证SBNR工艺的脱氮效果,苯酚、对甲酚、吲哚以及长链烷烃的浓度应分别控制在50mg/L、50mg/L、5mg/L以及5mg/L以下。本研究发现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和GAC可吸附抑制性有机物—苯酚和吲哚。针对吸附过程建立弗劳德里希模型和兰格缪尔模型,结果表明苯酚比吲哚更容易被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苯酚和吲哚的混合物时,活性炭对吲哚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甚至超过了对单一吲哚的平衡吸附容量。并且,负载有抑制性有机物的活性炭具有生物再生性,使活性炭能够发挥持久的吸附作用。因此,活性炭-活性污泥体系可用于SBNR工艺之前,将进水中的煤气化废水厌氧出水中的抑制性有机物吸附或者降解,以保证SBNR工艺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构建PACT-SBNR组合工艺,完成了PACT工艺的启动。PACT工艺在最佳工况条件下运行时,即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24h、PAC浓度为1.0g/L、DO为4mg/L、MLSS为4000mg/L,COD和总酚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0.2%和90.3%。此时,PACT工艺出水中的抑制性有机物—苯酚、对甲酚、长链烷烃、吲哚的浓度分别为1.6mg/L、2.8mg/L、3.2mg/L和0mg/L,均低于控制浓度。因此,SBNR工艺获得较高的氨氮转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出水中氨氮及总氮浓度分别为4.3mg/L和17.8mg/L,达到出水水质标准。在实际工程中,控制PACT工艺中DO浓度为4mg/L左右,PAC浓度为1.0g/L,HRT为24h,并控制SBNR工艺中的DO浓度为0.8~1.5mg/L,p H为7.5~8.0,污泥龄为15d,温度为30~35℃,可获得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组合工艺出水的COD浓度为27.9~89.9mg/L,氨氮浓度为0~4.2mg/L,总酚浓度为0~5.0mg/L,总氮为3.7~18.0mg/L,均达到出水水质标准。为了解决工程应用中出现的外加碳源消耗量较大的难题,本论文对PACT-SBNR组合工艺进行改进,增加前置的GAC预吸附单元,构建GAC-PACT-SBNR组合工艺。将GAC段出水供给SBNR工艺反硝化段,利用GAC的吸附特性将原水中的有机物组分进行重新分配,使其中的易降解组分作为SBNR工艺反硝化过程的碳源,提高总氮的去除效率。当GAC对COD及总酚的去除率较高时,SBNR中的总氮去除率高达68.8%~75.8%,比未加碳源时高30%左右。GAC-PACT-SBNR组合工艺实现了对原水中的有机物更合理的分配,解决了碳源短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PACT-SBNR组合工艺以及GAC-PACT-SBNR组合工艺的构建,实现了抑制性有机物的去除和总氮的高效去除,解决了煤气化废水脱氮方面的难题,为我国的煤化工企业的污水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对目前我国高铁及动车前端模块采用的一种开闭机构的结构形式、控制方式及工作原理等做了详细介绍,从安装调试、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论述了该种开闭机构的
通过对中国四大航空公司标志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标志设计的图像表现形式、色彩运用,以及文化内涵的传播等方面,对航空公司的标志设计进行解析。提出中国航空公司的标志
本文以简化动力学模型耦合三维CFD(FIRE)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通过结合试验研究,对汽油燃料缸内直喷PPC燃烧模式的燃烧机理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汽油替代燃料组分的氧化过程以及
随着企业竞争加大,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对于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起步时间较晚,
由于当前世界资源匮乏,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状况日渐严峻,一个国家要实现综合实力的强大必须该国经济、资源以及生态的协同发展.因此,一个好的符合时代潮流和有助于的转变城市
期刊
通过改变石英砂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石英砂的吸附效率,考察其对废水中的Zn2+去除效果。以石英砂为载体,分别用反复高温加热法和反复碱性沉积法制备了三氯化铁改性砂、硝酸铁
简要分析船舶机舱照明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和DIALUX软件在机舱光环境模拟中应用的优势。以某船舶机舱为例,运用DIALUX软件对其光环境进行模拟,得到舱室内部工作平面照度分
<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其中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致180余万人感染,对社会造成巨大
采用滴定吸附法将过氧乙酸组装于中孔硅胶中,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N2吸附法对组装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常温常压下,该组装体氧化、吸附、脱除柴油硫化物的活性。结果表明,该组装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