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面临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力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困难,通过加大投入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的创新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经济的创新转型需要依赖许多供应链上的企业转向创新型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企业发展就是要多盈利。如何让追求盈利的企业转向创新发展则成为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问题。手机行业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国际品牌手机厂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表现较好,以华为、vivo、OPPO为代表的国内手机厂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其他的手机品牌厂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国内的手机市场,电信运营商具有全国最多的手机出货量,扮演了最重要的渠道商的角色。电信运营商作为手机行业的核心企业,在手机供应链中起到主导的作用。一方面,电信运营商每年支出大量的营销费用支持手机销售;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也与手机厂商开展了一些战略合作,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以,如何让企业从以传统营销活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活动为主的发展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由手机厂商和电信运营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手机厂商负责生产手机并把手机卖给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负责手机零售业务,最终卖给消费者,同时,每个手机用户需要支付给电信运营商一定的信息服务费。电信运营商作为手机供应链的主导者,为了实现更多的利润,通常会采取三种盈利手段:开展营销活动来提高产品销量,开展过程创新活动来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来提高产品销量。基于上述盈利手段,本文建立了三种场景下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分别为营销活动模型、过程创新模型、产品创新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每种情境下手机厂商和电信运营商的最优策略,并对每种情况下的最优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模拟数据的算例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最后,比较了三种情形下供应链上主导企业的利润,确定了每种场景的占优区域,最终给出了供应链实现创新转型的解析性条件,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当市场对营销的敏感度较高时,两种创新转型的占优区域都被较大程度的压缩了,但如果市场对新产品比较追捧的话,产品创新就有可能超越营销以及生产技术创新而占优的。当市场对营销的敏感度较低时,两种创新的占优区域会变得比较大,两种创新之间的取舍则决于它们的创新成本分担比例和市场对新产品的追捧程度等的关系。最后为供应链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给出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