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对比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对高出血风险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j2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6个月或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疗程对高出血风险(high bleeding risk,HBR)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I LOVE IT2研究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并设计实施的一项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在全国32家研究中心共计纳入2737例患者。本研究为I LOVE IT 2研究4年临床随访结果的事后分析。根据高出血风险学术研究联盟(High Bleeding Risk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ARC-HBR)定义20项临床高出血标准(即符合一项主要标准或两项次要标准,则被认为是HBR患者)将其分为HBR组(N=440)与非HBR组(N=2297);再根据植入新型生物涂层可降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后的DAPT疗程,将HBR患者分为6个月DAPT组(N=163)与12个月DAPT组(N=145)。本研究主要终点定义为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leeding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BARC)3或5型出血;次要终点定义为BARC 2、3、5型出血、净临床不良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NACE),主要由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组成)、明确/可能的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和全部出血组成,及其各独立组份。结果2737例患者中,HBR患者共440例(16.0%),其中,符合ARC-HBR定义最常见的主要标准是脑卒中(59.8%),其次分别是中-重度贫血(17.7%)、血小板减少症(7.3%),严重/终末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5%),而最常见的次要标准是轻度贫血(77.3%),其次分别是)75岁(47.9%),中度CKD(27.0%)。与非HBR患者相比,HBR患者年龄较大(59.11±9.71 vs.65.77±10.12,P<.0001),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较高(糖尿病21.46%vs.25.91%,P=0.03;高血压 60.03%vs.75.00%,P<.0001;外周动脉疾病 0.78%vs.2.05%,P=0.01);左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数值更低,分别为(60.89±8.13 vs.59.64±8.49,P=0.005;141.7±14.61 vs.128.9±19.50,P<.0001;107.4±33.10 vs.90.32±34.70,P<.0001);合并更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口部病变0.77%vs.1.60%,P=0.04;基线SYNTAX评分 11.49±8.10 vs.12.43±8.91,P=0.02)。4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BARC 3或5型出血(2.95%vs.1.52%,P=0.03),BARC 2、3、5型出血(5.00%vs.3.00%,P=0.03),NACE(31.82%vs.25.99%,P=0.01),全因死亡(5.68%vs.3.13%,P=0.008),脑卒中(9.09%vs.3.83%,P<.0001),明确/可能的ST(1.36%vs.0.87%,P=0.29),心源性死亡(2.50%vs.1.57%,P=0.16),MI(7.05%vs.5.53%,P=0.21)和全部出血(11.36%vs.9.49%,P=0.22)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HBR患者。HBR患者中,6个月DAPT组与12个月DAPT组对比,两组BARC 3或5型出血(3.07%vs.2.76%,P=1.00)、全因死亡(6.75%vs.6.21%,P=0.84)、NACE(31.90%vs.33.79%,P=0.72)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个月DAPT组全部出血发生率与12个月DAPT组相比有降低趋势(9.82%vs.13.79%,P=0.27),但6个月DAPT组血运重建发生率略高于12个月DAPT组(12.27%vs.7.59%,P=0.17),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手术病变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R患者的长期临床出血与缺血事件风险均显著高于非HBR患者;在HBR患者中,6个月DAPT和12个月DAP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
其他文献
目的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DBE)是一种诊治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在不同年龄患者之间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其次筛选出因怀疑小肠出血而进行DBE检查的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DBE检查的患者,将纳入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年龄≤40岁)和中老年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疾病,其发病率高且在当前的诊疗手段中难以缓解。因此研究其产生机制对临床诊疗至关重要。本课题主要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家族中MHC class 1类蛋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神经病理性痛组(
目的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是三叉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初级传入神经元,主要负责调控颌面部的各种感觉功能。Delta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表达于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中,在调节三叉神经系统相关性疼痛、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糖基转移酶是催化多种糖基化产物形成的关键酶,这些糖基化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糖基转
目的通过母代高脂饮食(high-fatdiet,HFD)构建母代糖代谢异常模型,研究母代HFD对子代肠道菌群和ZO-1、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哺乳方式(自行哺乳或交叉哺乳),阻断母婴菌群传递,探究不良宫内环境,母婴传递对子代菌群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1.建立跨代C57BL/6J小鼠模型,7周龄(week,w)C57BL/6J雌鼠120只,雄鼠40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影响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各风险指标对脂肪肝的预测价值,构建脂肪肝评分,为早期筛检脂肪肝高危人群和进一步防治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3月~9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行腹部超声检查的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搜集其相关医学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超声影像学检测资料。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调查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小鼠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5只8-10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BDL组)和治疗组(BDL+calcitriol组),每组15只。使用2%异氟烷麻醉小鼠,并固定于手术台上,手术过程中保持体温37℃,医用酒精消毒,备皮。sham组小鼠经腹白线开腹,游离胆总管,绕胆总管穿过手术线,不结扎。
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是一种51k Da免疫亲和蛋白,属于FK506结合蛋白家族(FKBPs),以其具有可与免疫抑制因子FK506结合的能力而命名,也称FKBP5。FKBP5由三个结构域组成,包括FKBP型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结构域(称为FK1)、FKBP样结构域(FK2)、三个肽重复结构域(TPR)。由于其分子结构,FKBP5是多种蛋白质的分子伴侣。迄今为止,FK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援鄂护士心理危机的发生情况,探讨战友模式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心理干预对援鄂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救援护士的心理危机预防与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中的类实验研究,从辽宁省锦州市3家驰援武汉的医院中方便选取于2020年4月返锦并结束隔离期的援鄂护士60人,对其进行为期八周的战友模式联合正念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按照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的研究方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是否下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通过实验检测HSF细胞增殖,凋亡的情况,明确Caveolin-1蛋白含量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亡的关系。在构建紫外线(UVA)致HSF细胞损伤模型,更进一步探究siRNA靶向抑制Caveol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