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的建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鱼类养殖品种的增多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鱼类国际贸易和地区贸易的发展,鱼类传染性疾病不断爆发和流行,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各种传染性病原中,病毒是最重要的致病病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世界鱼类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体。  本研究通过参考OIE《水生动物疫病诊断手册》2015版,扩增了IHNV、VHSV的核酸保守序列,将序列插入改造后的pET32a表达载体,从而制备了IHNV、VHSV假病毒。通过对 IHNV、VHSV假病毒的定值将其制备成标准品,并为后续检测方法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物质平台。  通过收集 IHNV、VHSV基因序列,设计了两种病毒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 IHNV、VHSV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所构建的IHNV、VHSV假病毒进行检测,均能快速而准确测出指纹序列。对所构建的IHNV、VHSV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在6种鱼类病毒中能够特异性检测出目的病毒,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核酸量为10 pg。  最后,对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行了实际应用研究,选取国内采集与进口的鱼类样本共计80批次进行IHNV、VHSV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常规RT-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检出常规RT-PCR不能检出的假阴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检测结果与定量PCR一致,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需要。  本研究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通量高,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稻瘟病是影响全球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其病原真菌(Magnaporthe grisea)与水稻的互作系统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较为理想的模式系统之一,稻瘟病菌也是研究丝状真菌
橘小实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寄主种类多,每年对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用啤酒废酵母酶解液制备的蛋白饵剂对橘小实蝇有良好的引诱效
本文通过小麦茎基腐病田间发病调查、研究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对小麦的侵染和定殖,利用多重PCR扩增技术检测两种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病毒新种,由我国第一个发现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命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