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塔里木河上、中游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中,地表植被方面出现的不同变化,以塔里木河上、中游的胡杨树木年轮为对象,分析不同断面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和塔河上、中游干流河道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滞后模型,得出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和河流径流量之间的效应特征,从而探讨塔河干流水资源供给条件与胡杨生态演变的趋势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断面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塔里木河上、中游地区四个断面的胡杨径向生长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总体趋势较为一致。其中,1970-2010年阿其河口断面的年平均生长量为2.407mm,1986-2010年沙子河口断面的年平均生长量为3.624mm,1980-2010年肖夹克断面的年平均生长量为3.704mm。1970-2010年新其满断面胡杨树干的年平均生长量为1.985mm。通过径向生长量的变化曲线,我们得到四个断面的拟合方程表明,胡杨树干径向生长量存在较显著变化,在起伏波动中,总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2)进一步分析了塔里木河上、中游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通过对阿拉尔、新其满、英巴扎和乌斯满四个水文站河流径流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多年径流量的年季变化,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比。近50多年来塔里木河上、中游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及趋势表明,塔河上、中游来水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依然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塔河上、中游多年径流量不稳定和不平衡的特征。径流突变分析结果显示,阿拉尔、新其满、英巴扎和乌斯满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1972、1972和1971年。(3)通过分析胡杨树干径向生长量与河流径流量的相关数据,将其两两对应:上游阿拉尔站-肖夹克断面,新其满站-新其满断面;中游英巴扎站-阿其河口断面;乌斯满站-沙子河口断面。建立滞后模型,得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河流径流量和植被生长具有的对应关系,从而尝试建立起一个简易的线性模型,来定量评价塔里木河上、中游胡杨植被与径流滞后影响的时间效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