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温度、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小江回水区易暴发“水华”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三峡水库在高水位运行时,小江回水区流速缓慢,水体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降低,造成营养盐的富集和藻类的快速生长。小江调节坝非汛期采用调峰运行,利用人工洪峰来增大下游水体紊动和水流流速,从而为改善调节坝下游的水质提供了新契机。 本文主要研究小江调节坝调峰对下游水流水质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非汛期生态调度模型寻求对调节坝下游水质改善的调峰运行方式,并对调水方案进行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准确模拟调节坝调水运行时水流水质状况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整个非汛期不同下泄流量过程对应的营养盐浓度过程,计算出不同调度方式对应的营养盐平均浓度。 (2)制定改善非汛期小江调节坝下游水质的调度方案,即在减小水库消落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下泄流量的调度,来对调节坝下游河段进行抑藻。 (3)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小江生态调度方案的评价方法体系,对小江的调水方案进行评价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