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乡:国家向乡村渗透的组织路径——以X县W村社教工作队为案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i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国家通过下派工作队推行国家政策和变革以保证国家政策得到有效的施行,防止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对国家政策的抵制和变通。工作队具体有效的发动、组织、领导和监督功能在实现国家意志向乡村全面有效的渗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队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抽调选派的干部,完全对国家或地方政府负责,工作队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规范,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意志行动。本文通过对社教运动期间,下派到W村的工作队组织领导村民开展“四清”运动所进行的活动的追忆和描述,揭示工作队在实现国家对乡村渗透、现代国家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工作队首先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中央开展“四清”运动的目的和“四清”运动的政策,随后进行扎根串联,边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边进行思想发动和组织发动,在村里建立和完善各种组织,增强村民组织化水平。工作队采取适合村民实际的方式对村民进行思想意识灌输,增进村民对中央政策、指示精神的认同感,使国家意志深入村民意识中。工作队通过召开群众会组织村里干部检讨自身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干群之间的沟通,缓和了干群矛盾,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三年自然灾害后人们对人民公社的负面情绪。召开群众会议对犯有严重四不清错误的干部进行批斗,显示了国家的暴力和强制性,使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国家的存在和国家的力量,促进了村民对国家政策、指示精神的服从。工作队对于村庄来说是外部性力量,代表国家意志,工作队对村庄的渗透和强力控制影响到村民的自主性及村庄的自治。
其他文献
自欧盟(欧共体)成立以来,成员国在该区域内的刑事合作已经发展了50多年。在此期间,跨国犯罪与国际犯罪等严重威胁欧盟以及成员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断增多,尤其在欧盟内部边界消失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体系实现自我延续和功能运行的基本机制。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心
作为论文的核心概念,政治话语表达的是一个过程,一个从思想观念向现实转换所必然经历的复杂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要求,思想观念首先必须能够“掌握群众”,也就是说首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