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I对DTC TSH抑制治疗患者心功能改变的评估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被认为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DTC传统治疗中,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DTC细胞膜上具有TSH受体,TSH通过cAMP信号通路调节甲状腺特异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分化增殖[2]。而 TSH抑制治疗即对DTC术后患者使用超过生理需要量的甲状腺激素,从而反馈性抑制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使TSH抑制在正常水平低限或低限以下,这即补充DTC患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2]。TSH抑制的水平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及癌症相关死亡的关系密切,尤其对高危的患者,其关联性更明显。有研究表明当血清TSH水平大于2mU/L时与癌症相关死亡和复发均增加[3]。高危的DTC患者术后血清TSH水平抑制至小于0.1 mU/L时,其复发与转移明显下降。对于低危的DTC患者术后血清TSH抑制水平介于0.1mU/L至0.5 mU/L即可明显改善总体预后[4]。DTC患者长期服用优甲乐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超过生理状态,这种情况属于外源性亚临床甲亢,有别于内源性亚临床甲亢,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完全由口服的L-T4制剂供应或转化,即与内源性的亚临床甲亢相比,其T4水平及T4/T3水平相对高[5]。而随着T4水平升高,高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升高的,高龄患者(≥65岁)血清FT4与房颤的发生独立相关[6]。  目的:  从左室心肌灌注、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等方面观察TSH抑制治疗过程中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评估TSH抑制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希望能为后续的药物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方法:  105例于我院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皆为DTC),手术治疗结束后行131I治疗,而后开始TSH抑制治疗。所有患者每2-3月测试一次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清TSH水平。依血清TS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TSH严格抑制组(TSH水平≤0.1?mU/L)与TSH一般抑制组(TSH水平>0.1?mU/L)。再依年龄(40岁以下、40-50岁、50岁以上)分别将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各分为三个小组;另外依TSH抑制时长(小于半年、半年至一年、大于一年)再分别将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各分为三个小组。  运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估所有患者心脏功能,主要指标包括:心室率(heart beats per minute,BMP)、各室壁心肌灌注情况(靶心图)、静息灌注总评分(Summed rest score,SR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左心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峰射血率(Peak emptying rate,PER)、峰充盈率(Peak filling rate,PFR)、前1/3舒张期平均充盈率(Mean filling rate over the first third of theend-systolic to enddiastolic phase,MFR/3)、充盈达峰时间(Timeto peak filling from end-systole,TTPF)、相位分析等。分别比较各年龄组之间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TSH严格抑制组与 TSH一般抑制组间的各心功能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各年龄段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意义。  结果:  1.各年龄阶段(40岁以下、40-50岁、50岁以上)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相比心肌灌注减低发生率明显增加(80.00%v.s33.33%;39.13%v.s34.78%;46.15% v.s16.67%),TSH严格抑制组静息灌注总评分高于TSH一般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年龄从低到高依次为 P=0.043,P=0.001,P=0.046,均<0.05)。  2.40-50岁及50岁以上的患者TSH严格抑制组左室EF值均较TSH一般抑制组减低(P=0.02,0.49均<0.05);小于40岁的患者TSH严格抑制组左室PFR均较TSH一般抑制组低(P=0.018<0.05)。大于50岁的患者TSH严格抑制组左室相角程、收缩相位标准差及熵均低于TSH一般抑制组(P=0.003,0.043,0.014均<0.05)。比较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组不同年龄段内心功能差异,则在TSH严格抑制组中小于40岁的患者左室EF值均低于40-50岁及50岁以上的患者(P=0.022,0.001均<0.05);大于50岁的患者相角程较40-50岁的患者大(P=0.025<0.05);在TSH一般抑制组中大于50岁的患者左室EF值及PFR均较小于40岁的患者低(P=0.035,0.024均>0.05)。  3.进行TSH抑制治疗时间在半年以内的患者,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心功能参数未见明显差异。TSH抑制治疗时间大于半年且不到一年的患者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相比左室EF值及PER均增加(P=0.016,0.043均<0.05)。TSH抑制治疗时间大于一年的患者,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相比心肌灌注减低发生率增加(67.86%v.s61.11),SRS增加(P=0.046<0.05),PER、PFR及MFR/3均减低(P=0.046,0.041,0.040均<0.05),TTPF后延(P=0.001<0.05);相位分析可见当TSH抑制治疗时间超过1年时,TSH严格抑制组左室相角程、左室各部位心肌收缩的熵均较TSH一般抑制组高(P=0.049,0.012均<0.05)。比较TSH严格抑制组与TSH一般抑制组各自组内不同TSH抑制时长心功能差异。在TSH严格抑制组中TSH抑制时长小于半年的患者左室EF值较TSH抑制时长介于半年到一年之间的患者小(P=0.049<0.05);TSH抑制时长小于半年的患者左室PER、PFR较TSH抑制时长大于一年的患者高(P=0.001,0.000均<0.05),TTPF较TSH抑制时长大于一的患者短(P=0.028<0.05),相角程、左室各部位心肌收缩的熵均较TSH抑制时长大于一年的患者小(P=0.006,0.013均<0.05)。TSH抑制时长介于半年到一年之间的患者左室EF值、PER、PFR均较较TSH抑制时长大于一年的患者高(P=0.002,0.000,0.001均<0.05),相角程、左室各部位心肌收缩的熵均较TSH抑制时长大于一的患者小(P=0.012,0.013均<0.05)。在TSH一般抑制组中,TSH抑制时长小于半年的患者组左室EF值、PFR、BPM、SRS均较TSH抑制时长大于一年的患者高(P=0.030,0.028,0.001均<0.05)。  结论:  TSH抑制治疗降低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对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各年龄阶段有所不同,抑制治疗过程中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收缩同步性也有不同的变化,在后续的药物干预中需要区别对待。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例类军刀样局限性硬皮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侧顶部头皮至额部、鼻根部皮肤的线状萎缩、凹陷,呈刀砍状,颅骨亦凹陷,顶部可见脱发,伴
目的 探讨优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学、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7年4月至2017年4月收住的215例PsA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合并疾病、血清、免疫学指标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男性和女性、回族和汉族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根据HLA-B27是否为阳性、ANA是否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