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及时空演化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我国沿海区域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自此,产业集聚研究开始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不可否认,产业的集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扩展和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对重工业的重视及发展,使得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镇发展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并受城乡户籍制度的严格控制,由此造成了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及城乡二元结构严重等问题,也给我国的城镇及区域产业发展合理化造成了很大影响。那么在经历了长期的产兴城衰的发展阶段后,应该如何才能实现产业与城镇的协同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探讨产业集聚与城镇发展的耦合作用关系。本文从时空演化视角来研究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之间的作用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探索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耦合作用与演化机制。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演化进行研究,探求其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和空间特征,从而为长三角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整合优化、及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首先,本文立足于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现有研究文献,发现在一定区域内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通过研究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总结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之间的耦合作用机制,随后,本文针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及时空演化问题,构建区域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演化综合评价指标,采用1990-2017年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相关统计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重心模型探究产业与城市两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和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间存在较显著的耦合关系,产业集聚对城镇空间扩展起到推动作用,而城镇空间格局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较强;从整体来看,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匹配度均稳步提升,但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并不均衡,长三角南部地区城镇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稍弱于长三角北部地区城镇;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长三角区域产业集聚与城镇耦合协调关系在空间格局上从最初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单极化,逐渐向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的多极化、扁平化发展。长三角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以上海-苏锡常-南京为轴线的耦合协调发展区域,在该轴线的带动下,临近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也在逐年上升,整个长三角区域的耦合协调呈现出“Z”字形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的耦合协调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他文献
为全面落买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现党委、政府工作创新,提高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考核水平、改进考核方式、突出查办效果、提高号核效率,根据青岛市考核委的实际需求,青岛市委市
针对黄陵二号煤矿井下气源复杂化问题,提出了对现有气相色谱仪进行改进升级,增加检测气体的种类,以满足实际需要,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实验及对比分析,提出了改
为了分析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 Berg)的洄游生态类型及生境履历,采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研究了2013年12月、2014年1月黑龙江干流2尾和松花江干流2
讨论了当前空中交通管理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工作相关工作特点,以实际工作为例,综述相关国外先进经验,并在气象观测资料管理控制和飞行服务气象观测为例提出相关的建议及对策,为相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对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生产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相应需求的提高使得工业锅炉的数量也快速
应变和应变率是影响材料力学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技术是实现不同应变和应变率加载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研究室温下TC18钛合金的塑性变形和破坏行为,采用
目的:探讨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对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HCC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183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符合米兰标准76例,USCF
本文针对举升机系列中的四柱四轮定位举升机,重点介绍其结构特点、设计原理以及应用基础.
患者女,39岁。因双下肢反复起疹伴痒2年入院。患者自诉皮疹初发于双大腿,始为粟粒大红斑、丘疹,渐向边缘扩展,中央颜色渐消退,呈环形、半环形,自觉瘙痒,可忍,伴脱屑,为糠秕状鳞屑,曾在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重要元素,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移动距离短,当季利用率低。文章简述了磷迁移和固定的室内模拟研究方法,为开发高效磷肥和保护环境提供一定的依据。 Ph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