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研究 ——以锦屏、天柱县地权、林权流转为中心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是最能直接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内容、社会结构及变化程度等的人类活动。清水江流域的锦屏、天柱县地处西南边隅,因受自然或人文环境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都应属一个较为特殊的区域。本文以清水江流域的锦屏、天柱县地权、林权流转中心,对土地利用的经济属性进行探究,旨在更为深入地理解本时段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中的地权、林权市场与资源配置等相关内容。在清代,清水江流域的耕地占有形态主要分为,屯田、苗田、民田三种形态。按照清律的规定,政府将屯田分配与屯军佃种后,并明令禁止屯军私自转让。但是,屯军对所佃种的屯田投入工本改造后,取得了“田面权”,并将其暗自转让给客民,导致了屯田逐渐民田化的途径之一。从屯田民田化的演变趋势来看,在嘉庆之前,屯田已趋于民田化;嘉庆至宣统二年(1910),随着屯田的“田面权”流转加速,屯田民田化更为显著;宣统三年(1911)后,屯田完全民田化。同时,清政府对苗田采取保护政策,禁止兵民购置苗田。但客民通过越界开垦、“招垦”等方式取得了苗田的“田面权”,并将其暗自流转,促使苗田向民田转化。屯田、苗田之所以逐渐民田化,其主要动因和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地权的不断分化和“田面权”的转让。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中的租佃关系,显然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别。清水江流域的土地租佃关系可以分为:土地普通租佃制和林业生产经营中的租佃合作制。林业生产经营中的租佃合作制的特殊性在于,“地主”与“栽手”在合作经营的初期,以建立普通租佃为基础,双方进行初步的合作经营。当初步合作经营实现后,双方则根据各自所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以“分成”的方式合作经营,本文将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租佃型股份合作制”;另外,还存在两名或多名“栽手”联合与“地主”合作经营的情形。“栽手”与“栽手”之间,不以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对其所共同占有的林木“栽手股”进行“分成”,而是对共同享有的“栽手股”进行平均分配,本文将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租佃型合作制”。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乡村社会金融机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当家庭急需资金度过难关时,一般会选择以转让地权、林权的方式获取急需资金。清代清水江流域的地权、林权买卖类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完整的地权、林权和“残缺之地权、林权”的买卖。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产业的所有权分割与权利转让之不同。另外,在民间产业借贷关系中,债务人以地权、林权作担保物进行借贷。借贷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准但保”借贷、抵押借贷(当)、“典卖”和抵偿。其中,地权、林权的“准但保”借贷是较为特殊的借贷类型,其借贷方式包含“准当”、“准典”和“准抵”。此外,“典地借贷”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形,即“典返租”的贷款期限到期后,“钱主”不让“典主”赎回土地,“钱主”则以租佃的方式继续经营原来承典的土地。“钱主”每年只需缴纳定额租金,就可享有对原承典土的地永久租佃权。这种典期之外的“典返租”,就会由“典”向“相对的田面权”转化。土地、林木资源的竞争及地权、林权的频繁流转等往往会引发各种权属关系纠纷,纠纷双方一般选择民间调解或“鸣官”。其中,地权纠纷的官方调解存在一种特殊的调解方式,即省际疆界纠纷调解。两个不同省份辖地的县官以“会面”的方式进行辩解,以正式制度和民间“习惯法”处理纠纷。此外,在木材市场中,县际“当江”纠纷的调解,主要以公权力调解为主。政府的纠纷解决机制除了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民间“习惯法”之外,还引入一种特殊的纠纷处理手段即经济手段化解“当江”纠纷。政府以多元化的纠纷处理机制化解“当江”纠纷,为维护乡村市场及区域经济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总体而言,清代清水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形态主要以农业、林业土地利用为主,其地权、林权流转所形成的各种权属关系,构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内容,都是对传统少数民族乡村社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地权、林权的流动,推动了乡村土地、林木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进了区域农林经济的开发,为近世清水江流域的经济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研究清代清水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可深化了我们对土地利用的经济属性的认识。同时,对认识传统社会时期区域的乡村市场结构和传统乡村社会性质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深度融合是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蒙语授课的中学生在汉语课堂上往往存在缺乏努力、疲劳、失态、走过场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冷漠等倦怠行为,学习投入程度有所下降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技术环境下蒙语授课中学生国家通用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内部结构、影
从人均国民总收入变化的视角来看,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由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社会发展阶段,该阶段经济与社会都在发生剧烈转型,与之伴随的是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的公共安全事件。这是一个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时代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进,作为社会治理最重要主体的政府来说,就必须要加强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对中国政府社会治理面
农业技术扩散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我国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次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并对农业技术扩散进行了相关部署。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特征、效应及机制的研究是目前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所关注的重点之一,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台湾农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超前于祖国大陆,其在育种、栽培、高新技术、产销运管等方面,在国际上
创业作为一个实践和研究领域的演变和成熟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沿着这条道路进化,创业哲学已经从一门艺术转向了创业培训的科学。为此,世界各地的学者、实践者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和培训能为企业家提供必要的商业技能、灵敏的商业计划,并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正是基于人力资本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投资来提高生产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了竞争力,使之更具进取心、创新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创业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动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NPP不仅是判定植被生态系统碳汇的大小,还是表征植物活力和生态过程的重要指标。而植物物候是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指标。在陆面植被生态系统中,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绿色植被覆盖层,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物质能量
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炎症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特征,主要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2-3%。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也是发病患者最多的一种银屑病,约占全部患者的90%以上。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主要是一种由树突状细胞和不同分型T细胞调控并且由抗原呈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皮肤角质细胞共同参与导致的疾病,IL-23/TH17轴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的科学研究进展
研究背景:财务幸福感是个人理财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只有少数学者研究了个人财务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运用财务社会化理论和生命周期发展理论,试图找出影响成人财务幸福感的因素。变量:根据最近的文献,通过父母、同龄人和教师的金融社会化,以及儿童早期的消费体验可以影响财务幸福感。此外,本文还对财务行为的积极中介效应进行了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这项研究以巴基斯坦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研究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与联合国的成立,人权国际化的进程开始正式起步,人权议题逐步走进了国际社会的视野之中,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议题之一,而国际人权规范正朝着全面化、合理化、包容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这些规范发展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以及推动国际人权规范建设中则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以往关于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研究,多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且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