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但在汛期许多水库为了保证防洪安全,库水位必须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造成大量弃水,使汛期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了协调水库防洪和兴利的矛盾,开发利用汛期洪水资源,缓解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作者在广泛阅读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风险效益分析的指导思想,结合东武仕水库的实际情况,运用水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东武仕水库的暴雨洪水特征、汛期划分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详细分析东武仕水库调整汛限水位蓄水的防洪风险与兴利效益,进一步建立了调整汛限水位的风险效益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对水库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进行了论证,为其防洪和兴利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在分析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暴雨洪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分析理论,计算了汛期降雨量的隶属度,给出了流域汛期的划分规律。(2)结合水库实际情况,通过对各种频率设计洪水的调洪演算,得出了最高库水位情况,分析了调整汛限水位的洪灾淹没损失,建立洪峰流量与下游洪灾损失的统计关系,分析了调整汛限水位的洪灾期望损失和风险损失。(3)还研究了水库调整汛限水位对供水、发电部门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计算在各种可能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下,水库可增加的供水效益和发电效益。并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确定了可能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4)在前述对风险效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水库调整汛限水位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建立了水库调整汛限水位风险效益的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从风险效益角度合理选择水库汛限水位的评估方法。(5)通过上述分析论证,认为从风险效益角度,东武仕水库的汛限水位在现状102m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到104m。而当汛限水位提高到104m以上时,则洪灾风险相对较大,与可获得的效益相比得不偿失。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和所建立模型,可以为科学地评估论证水库调整汛限水位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