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发现,“一直”“从来”“总是”是留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一组时间副词。本文在研究大量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一直”“从来”“总是”进行多角度对比,旨在为教学策略的提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结合真实语料进行偏误分析,最后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切实可行的建议。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内容和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说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前人研究现状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第二章“一直”“从来”“总是”的多角度对比分析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着重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一直”“从来”“总是”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是三者的典型句法位置;“从来”“总是”表示时间只能从过去到现在这一时段,不适用于将来;“总是”的重点在于事件或状态的重复性,而“一直”的重点在于事件或状态的持续性;“从来”不用于祈使句;“总是”侧重于客观描写,“一直”侧重于主观判断。同时,文章在本体分析完成后再次系统地对三者进行了何时可以替换的条件分析。在第三章中,本文根据真实有效语料对“一直”“从来”“总是”这三个词进行了偏误分析。相对而言,留学生偏误率较高的是“从来”;从国别看,欧美学生较日韩学生偏误率低;韩国学生对“一直”的掌握比不上日本学生,而日本学生“从来”的偏误率远远高于韩国学生。偏误类型主要有误代、误加、错序和遗漏四种,经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偏误原因主要有三点:教材和工具书的影响、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负迁移的共同影响以及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第四章建议:在教材编写上,教材释义部分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编写者应结合学习者的偏误及时修正教材中的注释和相关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辨析教学、注意让学生有意识地识记固定搭配和经典例句、注重情境教学,同时辅以适时的图表归纳。最后我们给出简单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对汉语教学事业献上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