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词首辅音丛习得是比较困难的。杭州方言是中国南方的一种语言,杭州人拥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杭州地区的学生所说的英语自然会带有“杭州味”,这就让杭州学生的词首辅音丛习得难上加难。本文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框架下,采用相似度区分率假说,结合标记性区分度假说,立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建立的亚洲英语话语语料库项目(CASSAESOP),通过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杭州方言和英语语音体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本文将对所有的以/r/音结尾的二元素词首辅音丛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其对英语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本文的实验中,共有20名杭州地区的学生(8男,12女)参与了此次实验。所有的试验者对包含二元素词首辅音丛的单词和句子进行朗读,他们的录音材料是这次实验的内容。还有两名母语为英语的人士对这些材料进行听辨,是否是清晰的二元素词首辅音丛都被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该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英语词首辅音丛习得中,杭州方言对英语学习者有影响;(2)在7个以/r/音结尾的二元素词首辅音丛中,/fr/和/dr/的正确习得率最低,/pr/和/br/的正确习得率最高;(3)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英语音系中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在杭州方言中的对应音没有清晰的清浊分别;杭州方言中缺少英语/r/音对应的音素,使得杭州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该音时只能用其他类似音素/I/代替;紧跟在/r/音后面的因素受杭州方言中与/I/连用的音素影响,也会影响词首辅音丛的正确习得,这也是造成习得困难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