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一般条款及具体化技术——以诚实信用、善良风俗的法理分析为中心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民法典制定的重要时期,一般条款应该成为其中的研究焦点之一,但是我国学者却并未对此给予太多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作为克服制定法缺陷的一种立法技术手段,一般条款有其巨大的优越性,它就像一个“气孔”,将法规范和法外空间相互连接,使社会伦理秩序、道德等进入法领域,通过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使法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适应了社会发展。但由于一般条款的极其概括抽象,内容空泛,难以掌握,其频繁适用可能危及法的安全性和统一性,损害法的权威性。因而,通过价值补充将一般条款的道德标准具体化为可以适用的具体的司法裁判的依据,显得尤为迫切必要。本文就是从研究一般条款的基本问题入手,探讨一般条款的具体适用。  文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般条款的理论概观,介绍有关一般条款涉及的基本问题。首先从一般条款作为克服制定法局限的技术属性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其次对一般条款的涵义作了探析。最后通过一般条款和相邻概念的比较研究,加深对一般条款的理性认识,为一般条款后面的研究扫清障碍。  第二部分介绍各国民法中公认的有关一般条款的规定,主要通过列举大陆法系国家,包括法国、德国、瑞士等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一般条款的规定,简要评述各国一般条款在其适用范围和规范内容方面的细微差别,进而说明一般条款作为立法技术在成文法国家普遍存在,而且受到高度的重视。  第三部分是对一般条款的功能分析,一般条款具有灵活性,在克服制定法缺陷方面的功能值得肯定,它提供了法律发展的可能性。但一般条款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一般条款的频繁适用必然会降低法律的安定性和权威性,将导致法制的松散,法官自由裁量的自由扩张,削弱法的价值的实现。导致法律的软化和“向一般条款逃逸”。  第四部分是一般条款的具体化适用,作为民法一般条款其适用首先在于案件事实的判断及其判断的标准。其次在涵摄过程中,常须对一般条款构成要件所使用的法律概念加以解释,法律解释可以看作是一般条款适用的前置程序。最后是个别案件的类型化。通过方法的探讨达到对一般条款的准确适用。
其他文献
法学领域,对于社会福利研究甚少。作为社会保障权的分支,研究社会福利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社会福利权作为社会保障权的组成部分,具备权利属性。它既是应有权利、实有权利、也是法定权利。国家义务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给付义务作为国家义务的形式之一,是社会福利权的根本保障。给付义务包含着物质性给付、制度性给付、服务性给付等三个层面的义务,三者共同构成我国的社会福利权之给付义务体系。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宪法的产生到不断的发展演变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着独特
本文选取行政立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进行研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及发展模式问题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可持续发展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模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相当不平衡,行政事务十分繁杂。行政立法主体多,层级混乱等现象频发。现行行政立法地方化、部门化的现状使得一种统一的、先进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时代要求的行政立法观的确立成为必然。本文首先将可持续发展观界定为一种以
现代社会,矛盾突出,灾害频发,风险无处不在,而大规模侵权事件的发生更是牵涉甚广,影响甚大。如何解决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难题。本文
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然而,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推进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法官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