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在离子液体中化学和物理吸收量定量方法的建立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在CO2吸收中的应用已被广泛地报道,其所具有的理化性质如不挥发性、热稳定性和结构可调性等,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CO2吸收剂来替代目前工业中常用的醇胺水溶液。其中,对CO2同时具有化学和物理吸收作用的离子液体(化学-物理吸收型离子液体),因其对CO2具有高效吸收和活化的能力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当前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准确测量化学-物理吸收体系中CO2的化学和物理吸收量,这对理解CO2在该类体系中的溶解行为非常重要。本文以常见的{[Emim][OAc]+CO2}吸收体系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量核磁共振(qNMR)和质量守恒的策略来明确区分和测量化学-物理吸收体系中化学和物理吸收量的方法,并通过定量数据对该体系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进行分析,明确化学吸收对整个吸收体系的贡献。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Emim][OAc]+CO2}体系的吸收机理和吸收前后的氢谱,对定量区分该体系的化学吸收量和物理吸收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建立定量方法。(2)探究定量方法中用到的qNMR方法,优化并确定影响核磁积分面积准确性的条件,测得了 298.15-348.15K和0-100kPa下的化学吸收量;并根据总吸收量和质量守恒计算得到对应条件下的物理吸收量。(3)利用测量数据对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分别进行热力学分析。基于化学吸收量,提出两个重要的参数即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之比以及产物稳定性常数,描述化学吸收在整个吸收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物理吸收过程,采用Krichevsky-Kasarnovsky方程来描述CO2的物理吸收行为,并计算相应的物理吸收过程的焓变、Gibbs自由能以及熵变。(4)引入比吸收量和比物理吸收量,探究并建立化学-物理吸收体系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对平衡分压下物理溶解度的预测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2%以下(CO2平衡分压大于40kPa),表明该模型在较高的温度和平衡分压下,对化学-物理吸收体系中的CO2物理吸收量预测较为准确。
其他文献
获得高品质生物油是生物油提质的最终目标,而生物油中水不溶相(也称为热解木质素)由于聚合度较高且解聚过程中易形成焦炭,是生物油提质中的难点。因此,本文以热解木质素为原料,通过加氢裂化过程将其转化为小分子芳香族类化合物,特别是芳香烃。首先选用五种不同的载体HZSM-5、A1-MCM-41、mUSY、A12O3和SiO2,将Ni负载其中,分析考察了不同Ni基催化剂对热解木质素直接裂化和加氢裂化的促进作用
融资难一直是影响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市场环境则是影响融资问题的关键因素。为了改善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并实现我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本
外场刺激(例如光场,电场等)能够实现分子的重排,组装微结构的构建、展开和重组,从而获得光学元器件与系统的可逆、动态调制。在胆甾相液晶中,液晶分子的长轴垂直于螺旋轴,绕螺旋轴旋转,可通过电、光和热来动态操控结构参数,如螺距、螺旋手性以及螺旋轴的方向,展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能,进而应用于先进光子学器件。近年来,在液晶二聚体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种可以自发形成扭曲和弯曲变形的特殊向列相——扭曲-弯曲向列相(Ntb
液体肥是一种通过灌溉系统施用,利用率高、见效快的新型肥料。配制液体肥需满足氮磷钾大量元素的配比要求,受溶解度限制,液体肥在低温下常出现结晶、沉淀等现象,这不仅影响肥料的利用率,也会造成输送设备和喷滴头堵塞等问题。本文在常温和低温下对五种钾盐(KCl、KNO3、KH2PO4、K2HPO4、K2SO4)两两组合的混盐在水中的液固相平衡进行研究,为液体肥的配方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
~~
会议
合成气制低碳醇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工艺之一,其产物复杂,目标产物低碳醇尤其是C2+OH的选择性较低,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开发高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本文利用量子化学模拟手段研究了 CuFe催化剂两个不同面上的碳链增长机理,确定了一个更高C2+OH选择性的表面,可以用于指导高催化性能CuFe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利用Wulff重构方法确定了 CuFe催化剂的两个主要低密勒指数暴露面(100)和(110),并计
厦门地区包括厦门本岛以及岛外附近郊区,亦即现在厦门市所管辖范围的厦门本岛(即厦门岛)、集美区、杏林区、鼓浪屿区、海沧区和同安区等地方,在古代(除本岛外)曾生产过各类
会议
本论文以探索醋酸锰催化的呋喃重排反应以及发掘反应的药用价值为目的,对呋喃重排反应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和研究。使用呋喃取代化合物作为底物,以醋酸锰为催化剂以及氧气为氧化剂,可以合成得到含有多官能团的环己烯酮,再对反应进行条件优化和机理研究后,应用该环己烯酮的多官能团性质构建出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和笼状化合物。本文用新发现的呋喃重排反应合成得到多官能团中间体化合物,通过对比实验探索出重排反应
红色糖多孢菌是生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的主要工业菌株,构建完整可靠的全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Genome-Scale Metabolic Model,GSMM),对深入了解红色糖多孢菌代谢机制,从而高效开展新菌株构建、全合成培养基设计及发酵工艺优化放大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公开发表的红色糖多孢菌GSMM,存在着结构描述不完整、未充分整合多组学数据等问题,导致其性能有限,限制了应用范围。本文基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非类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因其具有的抗炎、抗癌、抑菌等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但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白藜芦醇含量较少,且提取过程成本高。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来生产白藜芦醇。本文研究了葡萄(Vitis vinifera L.)悬浮细胞合成白藜芦醇的培养过程,旨在发现建立悬浮体系的最适葡萄愈伤组织及其生长代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