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uClinux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GPRS无线通信网络已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成为一种可持续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嵌入式系统也由于功耗低、性能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本文利用嵌入式系统和GPRS网络,设计和实现了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以LPC2290微处理器为中心,通过驱动GPRS通讯模块,由GPRS无线网络连接到Internet,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本文首先介绍了GPRS技术原理,阐述了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功能及应用,然后对ARM微处理器及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研究,接着是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最后对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行了测试。该终端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的选型、BENQM22通讯模块的接口设计、存储器单元及串口电路设计等。软件上主要包括uClinux在LPC2290上的移植;系统任务的划分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软件采用的方案可以描述为:嵌入式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uClinux的基础上开发。将应用程序分解成多任务,简化了应用系统软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课题实现的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内嵌TCP/IP协议,可以通过GPRS网络连接到互联网,数据传输实时性强,为用户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特别适用于移动环境、难于布线的场所和边远地区。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紧凑、全集成射频前端产品成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主流。差分天线改变了传统的单端口设计方法,直接把差分信号馈入到天线的两个端口,为设计高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是由欧洲电信委员会(ETS)制定的。自1992年投入商用以来,GSM标准得到不断的认证,而且稳步发展,现已到了2+阶段,这
本文对IEEE802.16d系统物理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802.16d标准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特点,然后介绍了OFDM和OFDMA技术原理。针对于802.16d的OFDMA物理层,着重研究了空时编码
DCT域HDTV至SDTV视频转码,与传统的像素域转码相比,不仅避免了DCT、IDCT运算,还通过利用输入HDTV码流中宏块的运动矢量信息直接构造转码后SDTV相应宏块的运动矢量,避免了运算
本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属于航天技术的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验证了模块群智能自适应网络技术的可行性。论文在对分布式航天器网络应用背景、系统需求以及网络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
扩展频谱技术优越的抗干扰能力是扩频通信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出现是通信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而近年来出现的分别在时域、频域上对原始信号进行频谱扩展的二维扩频(2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