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北方的差异长久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然而目前可以用来解释中国南北方心理差异的理论依旧缺乏。2014年Talhelm等人提出一种新颖的理论—“水稻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认为生活在水稻文化区的人群更倾向于使用整体思维,而生活在小麦文化区的人群更倾向于使用分析思维。自该理论发表以来受到多方的质疑与批评,特别是在实验方法与被试选择上受到的批评尤多,因此“水稻理论”仍需接受进一步的检验。本研究采用量表、行为测验以及内隐联想测验等多种方法对“水稻理论”提出的中国水稻区与小麦区人群的思维方式差异进行检验。研究一旨在考察中国水稻区与小麦区人群在使用整体思维的倾向上是否存在差异。以侯玉波等人编制的《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为工具,以大学生为主要被试群体,共收集问卷637份。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区与小麦区人群在使用整体思维的倾向上没有差异。研究二旨在探究中国水稻区人群是否倾向于使用整体思维,而小麦区人群倾向于使用分析思维。采用Nisbett经典研究范式,即让被试在分别画有狗、萝卜和兔子的三张卡片中选择关系最近的两张放在一起,在小麦区的山东省、水稻区的福建省收集被试150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稻区与小麦区人群在卡片分类结果上没有差异。研究三旨在探究中国水稻区人群在内隐社会认知上是否更倾向于使用整体思维,而小麦区人群在内隐社会认知上更倾向于使用分析思维。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研究二中的150名被试进行进一步的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生活于水稻区的人群还是生活于小麦区的人群都倾向于使用整体思维。研究四旨在对研究二进行补充与拓展。采用多组文字版配对任务,通过问卷星发放,共收集问卷618份。对中国水稻区与小麦区、治水区与非治水区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所有地区都是整体思维占主导地位。最后,对四个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中国水稻区与小麦区人群在思维方式上不存在差异;其二,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倾向于使用整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