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麦角林属于半合成类麦角碱衍生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老年痴呆症人群认知、情感及行为障碍的治疗。老年痴呆症表现为记忆、计算、思维、语言、定向力及人格的改变,并出现社会活动能力和自身生活能力的减退。老年人群由于脑动脉硬化及脑的退行性病变,年龄每增加5岁,老年痴呆症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为1%,8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30%。我国在1993年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0.21%,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0.35%。随着中国老龄化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多,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市场潜力巨大。近些年对尼麦角林体外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究,发现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适应证,更加拓宽了尼麦角林的临床使用范围,其市场前景广阔,对尼麦角林需求旺盛。目前国内没有原料药厂家生产,制剂用尼麦角林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大大限制了尼麦角林制剂的生产,所以对尼麦角林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结合参考文献及原辅料的供应情况,采取以麦角醇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经光化学反应、甲基化反应及酯化反应三个步骤合成尼麦角林。按照文献工艺进行预实验,在产品色泽和杂质方面不符合质量要求,文献工艺中的操作影响中试放大试验的进行,同时没有考虑能耗及环保问题,针对文献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优化方案进行了工艺研究。首先对光化学反应后生成10α-甲氧基-二氢麦角醇(中间体一)颜色进行了优化,采取优化反应温度、改变紫外灯类型、改变光线照射方式及试用不同活性炭脱色等方式进行了试验,最后采用进口C941活性炭进行脱色的方法得到类白色固体;其次对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溶剂及甲基化试剂等条件进行优化,减少羟基成醚的副产物引起的杂质,0-5℃反应温度得到的产物羟基成醚的杂质含量较低,经第三步精制达到质量标准;对第三步酯化的缩合剂种类、酯化试剂、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酯化试剂采用5-溴烟酰氯进行酯化反应,经丙酮精制后得到尼麦角林成品。优化后工艺所得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检,达到合格标准。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以后大生产反应的条件,综合考虑产品收率、质量、操作及环保能耗问题,得到了一条有一定放大基础的合成工艺。且优化后所得产品尼麦角林的结构进行了确证,采取的结构确证方法为有机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及热分析等,经解析符合尼麦角林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