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1994-2013年法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ta_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1994—2013年贵阳市法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策略,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1994—2013年贵阳市法定报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将时间分成前10年(1994-2003年)和后10年(2004-2013年)来进行流行趋势分析,以及按行政区域划分时间(1994-1995年、1996-2011年和2012-2013年)来进行发病率的比较,并对贵阳市近20年来报告法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进行分析。  结果:1994—2013年贵阳市共报告法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2721例,包括人禽流感、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登革热、炭疽、布病、钩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和斑疹伤寒等11种,报告发病率波动在0.39-12.69/10万之间,年均报告发病率3.94/10万;报告死亡273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40/10万;前10年年均报告发病率7.48/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28/10万;后10年年均报告发病率1.32/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48/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后10年较前10年下降82.35%,发病明显下降的病种有出血热(-95.61%)、乙脑(-77.15%)、炭疽(-95.00%)、钩体病(-96.61%)和斑疹伤寒(-80.00%);年均报告死亡率后10年较前10年上升71.43%,就狂犬病的发病死亡,占后10年死亡数的94.74%(180/190);前10年主要发病的是出血热、乙脑、钩体病、炭疽、疟疾,后10年主要发病的是乙脑、狂犬病、出血热、疟疾;疟疾的发病在报告数上,前10年与后10年基本无变化,但后10年中报告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人禽流感、布病为后10年的新发病病种;三县一市主要发病的是狂犬病,而两城区则受输入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如疟疾、人禽流感等)的威胁;前后10年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都是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前10年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民,后10年农民发病较前10年明显减少,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后10年民工发病数明显增多。  结论:三县一市应加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狂犬病防控和加强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乙脑防控;两城区,需考虑人口流动等因素对输入性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的监测和防控,以及对民工发病的监测和关注;新发传染病如人禽流感、布病,给传染病监测、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市更应高度重视,加大监测投入力度,加强知识普及和宣传。
其他文献
在2019年广西普通高中数学关键问题教学设计主题教研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两名教师同课异构《角的概念的推广》(人教A版必修4三角函数1.1.1),优点和不足之处惊
期刊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学生在执教者的引导下,经历了事物排列、搭配的全过程,学会使用不同方法表示事物排列的不同情况,了解并学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