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依据有限的梵剧文本和佛经记述,以印度古典梵剧叙事为研究对象,关注梵语叙述如何从“民间形态的戏剧”走向“经典化中的戏剧”,以期在丰富多彩的梵剧叙述中寻找出特征化的话语模式。 以往,单纯关注文本的戏剧叙事学面临一定困境,必须要使文本与作家、读者、世界相联系。“民间形态的戏剧”为戏剧发展保存了生动鲜活的戏剧形态;“经典化中的戏剧”则由戏剧家的创作和理论家的理论阐释,将民间形态固定为经典作品,并铸成新的“民间形态”。戏剧发展本身就是不间断的“经典化过程”。 梵剧的叙事特征表现在戏剧文本、表演与剧场效果上。文本以对白和独白叙事为主;演员能够自由出入角色,戏班主人和丑角具有不同寻常的叙事学意义;叙事手段也用于营造剧场效果上。 梵剧的叙事因素在卡塔卡利舞剧和库提特亚姆梵剧都有痕迹,这说明梵剧失去佛教庇护,渐渐退出主流,进入潜伏的“经典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