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间介质量热法研究固体物料的微波吸收能力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物料与微波能否发生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弱是微波加热应用的基础。应用材料吸收微波能量的理论计算公式P=2πfε0ε"E2需要材料的介电常数、电场强度等基础数据,而这些基础数据受材料粒度、纯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实际中难以获得,因此,该理论计算公式难以预测固体物料吸收微波的能力。采用测温仪直接测量材料在微波场中的温度变化来反映材料吸收微波的能力时,对测温仪要求高,且所测量的温度难以反映材料温度升高的真实状况。因此,本论文应用中间介质量热法新方法来研究固体物料的微波吸收能力,为合理应用微波加热技术提供依据。中间介质量热法是将固体物料和中间水介质同时放入微波谐振腔内加热,通过测量中间水介质的温度来计算不同材料吸收微波的能力。该方法由广西大学发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本论研究了试剂级化合物和矿石(矿物)原料共24种固体物料吸收微波的能力及有关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应用中间介质量热法测量固体物料的微波吸收能力,不仅测量方法简单易行,而且不受材料的形状、尺寸、质量限制,可测量纯物质的吸波能力,也可测量混合物质的吸收微波能力。(2)本论文实验工作条件下,测试的适宜工作条件和参数为:采用自来水作为中间介质,水介质质量500-600g,微波辐射时间小于240s,固体物料的微波容器材料为高纯石英,采用多次重复测量,利用其平均值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3)固体物料吸收微波的能力与物料类别、物料颜色、金属阳离子种类、盐类物料的结晶水数量等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采用物料类别、物料颜色、金属阳离子种类、盐类物料的结晶水数量等难以直接评判物料的吸收微波能力。(4)所研究的固体物料中,氧化铜、二氧化锰表现出最强的吸收微波能力,其次是硫酸锰,二氧化硅不吸收微波;矿石(物)样品中,铅锑精矿的吸收微波能力最强,硫精矿有一定的微波吸收能力,而锌精矿基本不吸收微波。(5)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输出功率在所实验的范围内对物料吸收微波能力的影响较小,物料混合也不影响各自的微波吸收效果,但对吸收微波能力较强的物料而言,增加物料的量会改变水介质和物料吸波能量的分配关系。
其他文献
飞轮储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方式,具备储能密度大、能量损耗低、使用周期长和环境污染小等众多优点,时至今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600Wh飞轮储能系统研发项目为背景,重点研究磁悬浮飞轮轴系转子的动力学特性,主要包括飞轮轴系转子的临界转速以及在工作转速下的稳态不平衡响应。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飞轮轴系转子的回转精度及稳定性。对飞轮轴系转子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飞轮储能系统后续的电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化企业也获得显著进步,不过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想要实现自身最大化的利益,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可以说在企业管理的系统之中,成本管理是一项关键的内容,其效果对于企业利润更是有着直接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动员并组织广大工作人员,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对降低成本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探究,并对成本管理实施的效用进行强化
加装排气消声器是减小汽车排气噪声最有效的途径。在传统的排气消声器设计中往往需要反复修改,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严重降低了开发效率。因此开发一
随着人类对地面和空间环境探测进程的不断深入,设计新型高性能探测移动机器人成为各国研究的前沿问题。常规移动机器人主要包括轮式、腿式、履带式等,但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在探测环境中具有各自的局限性。目前空间探测机器人主要采用轮式移动方式,机器人在翻覆后的复位功能欠佳。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几何多面体,设计出转动副驱动的多面体式移动机构。首先,基于空间几何多面体的设计思路,研究了双三角锥移动机构的运
目的:评价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中医科门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奥美拉
开发无人工程装载机在危险环境、救灾现场或极端条件下工作,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无人操作工程装载机应用PIC16F877A单片机技术、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视频模块
本文是在采场围岩应力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室相似模拟、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11318E综采工作面为主要工程背景,深入系统的研究了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远程集中办公和专业化细分,有效解决了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重复投入、标准不一和效率低下的弊端,逐渐成为大中型企业集团在财务上
云驾岭煤矿三采区主要开采2#煤层,厚4.1m,属于厚煤层,其开采工艺为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论文以云驾岭矿三采区123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了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