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课程—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的研究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了该课题提出的问题背景、该课题的方法论取向.其中,在课程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取向问题上,该文强调,课程研究可以从文化拓扑学的方法论转向得到重要的启示,这一启示,就是课程研究需要把"文化"作为课程研究的主题之一,并把人、文化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各种课程问题的重要变量.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文化·课程·课程文化".该章就"文化"、"课程"、"课程文化"的概念进行辨析.第二章:"全球化与课程文化".该章探讨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新时期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该文指出中国新时期的课程文化需强调多元共存、反思和创造的基本精神.第三章:"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问题".该章探讨地域文化的几个课程理论问题.其中分析了地域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并对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作了探讨.该章指出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核心,坚持价值反思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注意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并在地域文化的教育中着力培养合理的文化观.第四章:"地域文化的课程实践述论".该章依据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构建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原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吴文化地区的个案研究,该文指出地域文化的课程实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需要依据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改进.第五章:"地域文化的课程研究与实践之展望".该章就地域文化如何同当前的课程改革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结语部分,就该文的研究结果和该课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作一总结.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规模的扩大,大批新毕业教师以及初中教师进入高中任教。新教师的加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会逐步成为学校发展的有生力量,但由于“
防滑安全气囊rn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专家设计的防滑安全气囊让人们意识到,汽车的紧急制动能力受限于轮胎与地面间极其有限的摩擦面积.那增加摩擦面积是否能对紧急制动提供
期刊
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培养开放的、个性化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国际复合型双语人才,已是时代所需。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已经日益凸现,它是英语基础
学校是中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然而,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校期间经常受到各种形式的隐性伤害,这些伤害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造
Based on relative literatur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statistics,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of P.E teacher in Shenyang mi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中国21世纪旅游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怎样加强新世纪合格旅游人才的培养?怎样构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