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的研究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了该课题提出的问题背景、该课题的方法论取向.其中,在课程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取向问题上,该文强调,课程研究可以从文化拓扑学的方法论转向得到重要的启示,这一启示,就是课程研究需要把"文化"作为课程研究的主题之一,并把人、文化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各种课程问题的重要变量.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文化·课程·课程文化".该章就"文化"、"课程"、"课程文化"的概念进行辨析.第二章:"全球化与课程文化".该章探讨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新时期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该文指出中国新时期的课程文化需强调多元共存、反思和创造的基本精神.第三章:"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问题".该章探讨地域文化的几个课程理论问题.其中分析了地域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并对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作了探讨.该章指出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核心,坚持价值反思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注意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并在地域文化的教育中着力培养合理的文化观.第四章:"地域文化的课程实践述论".该章依据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构建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原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吴文化地区的个案研究,该文指出地域文化的课程实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需要依据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改进.第五章:"地域文化的课程研究与实践之展望".该章就地域文化如何同当前的课程改革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结语部分,就该文的研究结果和该课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作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