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安新区位于我国河北平原的北部,处于东亚季风控制区,发育有华北最大的现代湖群系统白洋淀。区内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具有分布广泛、连续、厚度大的特点,是恢复中国东部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历史、探讨古河道变迁等重要地质科学问题的天然记录和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选取雄安新区代表性研究剖面7个,在详细沉积学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光释光和14C年代学方法建立雄安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采取高分辨率的古环境样品,开展磁化率、粒度、色度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测试分析,高精度、多指标、多剖面综合对比研究,重建雄安新区4万年以来的古环境演化过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对剖面沉积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和14C测年方法,建立了雄安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即4万年以来的地层格架,并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2)根据气候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划分出雄安新区4万年以来五个气候演化阶段。阶段Ⅰ:41.1640.25kaB.P.(1120cm1000cm),沉积环境以湖相为主,气候偏干燥寒冷。阶段Ⅱ:40.2528.31kaB.P.(1000cm730cm),沉积环境仍以湖相为主,处于末次冰期中较温暖时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阶段Ⅲ:28.318.39kaB.P.(730cm340cm),处于末次冰期及冰后期中较寒冷时期,气候偏寒冷干燥。阶段Ⅳ:8.395.17kaB.P.(340cm260cm),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温暖湿润,湖泊经历扩张期。阶段Ⅴ:5.17kaB.P.至今(260cm0cm),沉积环境多为河流相,气候波动明显,整体转向干凉。(3)本文探讨了白洋淀湖群的演化趋势: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为湖泊雏形的孕育阶段;全新世早期,湖泊处于兴起阶段;全新世中期,达到扩张全盛时期;全新世晚期,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收缩干涸。本研究成果将为雄安新区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雄安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精度。另外,也对白洋淀湖群演化研究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