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研究——以传统单位型X小区和新型商品房Y小区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治理在我国的兴起是一个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消除分歧、合作互动、共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随着房屋产权私有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居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是社区唯一管理者及利益主体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政府、居委会、业主、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一起构成了我国城市社区五大主要治理主体。多元主体为社区治理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各主体因力量不对称和谋求的利益不同,导致了社区治理中相互博弈和竞争,最终不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从社区治理的实践来看,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社区治理的效果。在当前多元共治的背景下,了解社区治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探讨如何构建良好的主体协作空间并之培养单个主体的自治能力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南昌市X小区和Y小区相关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梳理和分析。考虑到不同社区的差异,本文将社区分为传统单位型X小区和新型商品房Y小区,通过实地调查重点分析了两小区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角色及它们之间形成了哪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各主体协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一些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社区发展的现实要求涉及社区治理的各个主体利用好关键性资源和共同事件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协作发展空间,以协调彼此的关系。只有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依赖,合作互动,才能最终在微观社区里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房价格不断攀升,而住房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居才能乐业,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哈尔滨市作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层级化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基于区县团委、乡镇团委、村团支部以及部门、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对青年进行覆盖,随着改革开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