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政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萌芽、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三个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特征,为了引导乡村旅游科学发展,伴随乡村旅游发展的各个阶段,我国针对性出台了多种政策,经历了政策追随、政策引导以及政策体系化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多元乡村旅游政策体系。在多元乡村旅游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不断提质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参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实现了收入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生活水平,有效提升了自身可持续生计能力。乡村旅游政策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另一方面会通过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间接影响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因此,研究乡村旅游政策对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作用意义重大。目前,尚未有学者研究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政策对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多元政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本文以乡村旅游地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多元乡村旅游政策、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三者间的影响关系假设并建立相关模型。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设计了多元乡村旅游政策量表(引导型政策、支持型政策、规制型政策)和乡村旅游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量表(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制度资本;生计结果),依托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数据。最后利用SPSS 25和AMOS 2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测度乡村旅游地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生计结果生平以及对多元乡村旅游政策的感知水平;以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生计资本、生计结果和对乡村旅游政策感知水平的差异;以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设,并对验证结果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地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一般(m=3.35),各类生计资本之间的差异显著,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户的生计结果水平高(m=3.91),表明农户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生计结果表示肯定;农户感知条件下,多元乡村旅游政策实施的整体情况好(m=3.80),政策实施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规制型政策、引导型政策和支持型政策,但各个政策实施效果差异较小。(2)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生计资本水平、生计结果水平以及农户感知下的多元乡村旅游政策实施效果存在不同的差异。基于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较小;不同职业、婚姻状况以及主要收入来源的差异性显著。(3)总的来看,多元乡村旅游政策对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类乡村旅游政策也都对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强度为引导型政策>规制型政策>支持型政策;整体而言,多元乡村旅游政策对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的乡村旅游政策对不同的生计资本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在整体上对农户生计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巩固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使农户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受益人,在政策层面,要推动政策的精准落地,做到补齐现有政策短板、科学优化现有政策以及深入推进高效政策;在政府层面,要强化政府的担当意识;在农户层面,要引导农户主动作为。
其他文献
本文以“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的课堂实践为例,以概念教学为核心进行单元设计,并以此为背景巧设课堂真实情境,利用问题—任务驱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宁波骨木镶嵌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深湛的技艺闻名天下。从工艺形式、材质色彩、题材内涵、装饰构图等方面探究宁波骨木镶嵌的艺术特色,并挖掘其在艺术、文化、收藏、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属性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期助推宁波骨木镶嵌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
语言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使语言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帮助幼儿初步构建语言系统。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字词语一直普遍存在于汉语正式文本中,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外展示着汉语言的魅力。本文通过宏观把握翻译适应选择论,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挑选典型案例对官方译本中四字词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探究应如何在正式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适应与选择的平衡。另外,本文还针对原译本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在原译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译文,力求在三个维度上达到适应与选择的平衡。
新的发展时期建筑企业应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将绿色建筑管理理念落实到企业管理中,为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意义,然后从施工技术、评估体系、管理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绿色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地方政府的地区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政策方案以实现乡村产业的在地化实施则显得至关重要。乡村旅游实现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重整,是一项可供借鉴与扩散的乡村振兴治理范式与行动方案。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文章运用案例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乡村旅游政策扩散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政策扩散在时间维度上符合“S”形曲线规律且处于快速扩散阶段;在空间维度上展现出明显的
旅游减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手段,在四川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旅游减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是四川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但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面临内涵理解不到位、思维惯性问题、缺乏系统的工作计划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制约。为实现四川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应从加强政策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打破既定思维范式、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四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