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媒介的交互性与UGC模式的主动性相结合,使得网民掌握话语权。由于民众的话语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其利用不同媒介发声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增强,特别是微博的出现,使得用户评论的形式和传播效果发生深刻变化,评论区成为社交媒介时代人们发表与获得意见信息的重要来源。评论区依赖技术的支持,实现实时发布、实时互动、大数据推送以及快速聚合用户,引导用户主动进行话语内容生产。一方面实现了网民对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另一方面形成了具有场域属性的虚拟交互空间,建构对网络事件进行评价活动的场景。评论区也逐渐成为人们了解舆论走向和民意的重要窗口。因此,本文主要选取社交媒介的代表—微博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区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研究理论,对评论区的本质及场域属性进行探究。首先,通过对话语权所有者的变化过程进行追溯,以阐述评论区得以形成的背景,明确当下社交媒介评论区的发展现状。其次,对评论区的场域属性进行具体剖析,结合内容分析法,从建构“场域”模型与具体的评论区样本相结合以明确场域的关系结构、运行逻辑以及用户惯习等因素,发现资本是评论区场域得以运行的根本动力。再者,通过分析评论区的呈现形态明确场域的主要特征。最后,本文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对评论区场域中的用户行为进行反思。本文以期通过对评论区的探究以发现社交媒介时代用户通过虚拟空间进行意见表达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希望能够对这一现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以产生传播学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社交媒介时代,评论区作为由用户生产内容进行意见表达的空间,具有聚合性、交互性等属性。其次,评论区场域的实质是:在社交媒介空间内,用户通过评论话语的生产与互动实现意见交互,从而积累资本获得话语权与影响力的隐含关系的公共虚拟空间。最后,本文通过反思认为,评论区反映的现代性问题主要体现在虚拟场景对用户认知的影响、用户意见表达的狂欢化倾向以及媒介平台对于网络民意的控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