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新古典经济学家主要分析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两方面因素,并将不能由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解释的部分归结为技术进步。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和《论人力资本投资》等文献中详细论述和解释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不能只是依靠传统物质资本的投入,必须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这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为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  山东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东临韩国、日本,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省和广东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是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许多被经济增长掩盖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日益显现,成为现在经济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和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各种统计指标详细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山东省划分为经济发达区,经济较发达区和经济不发达区,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测度人力资本因素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人力资本对经济发达区、经济较发达区和经济不发达区经济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比较。  通过文章的研究主要得到的结论有:(1)通过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对山东省各地区间收入水平差异和各地区间差异的演变进行的分析,发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势在近年来逐渐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2)将山东十七地市划分为经济发达区,经济较发达区和经济不发达区,三大区域间经济差异存在明显差别。(3)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系数为正并且是显著的,表明人力资本因素的确是影响地区经济的重要因素,而且越是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越大。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希望能够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一是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形成“三位一体”的投资格局;二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优化教育投资结构;三是加大西部地区的支持,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机制。  
其他文献
该文运用辨证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从世界航运中心的演变入手,辩证的分析了其演变的本质原因是产业经济决定的,而航运中心的形成又极大的促进了地区产业经济的
为了验证公司战略及其实施与董事选聘和董事会构成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选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异地并购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2004-2012年由上市公司发起的异地并购样本,
该文试图从产业结构调整的两种方式即适应性调整和战略的角度,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分析与研究.在“问题的提出”部分,该文指出:在实践中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已初具规模,与之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却极不对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国际化趋势的经济背景下,如何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本文以集聚经济的外部性理论和能源消耗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2005-2012年12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创新性地从城市整体
利率自由化这一课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就有人开始研究.关于中国利率自由化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过程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因此在这方面研究中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角度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