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风险管理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避免或者减轻由于道路风险问题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及其交通延误,另一方面是避免或者减轻由于道路风险问题引起的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与破坏。为达到这两个方面的目的,主要是进行事故灾难方面和自然灾害方面的道路风险管理。针对事故灾难方面的道路风险管理,需要开展道路安全审计。通过文献调研得知,道路安全审计作为改善道路安全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在20世纪末就进入了中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像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一样得到规范化和广泛有效的运用。作者分析了一些成功运用了道路安全审计的国家的实践情况,并介绍了我国道路安全审计的研究和实践历程。通过对比,指出了我国在道路安全审计实践中的较薄弱环节,如农村公路安全审计、规范的道路安全审计制度、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等,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极大,且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深化农村公路安全审计,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作者分析了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与美国怀俄明州农村公路道路安全审计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公路进行了便于道路安全审计的分类,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公路道路安全审计应该注意的重点审计对象,如硬化道路、道路交叉口等。针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道路风险管理,作者通过文献调研指出,现有研究都只是针对某一种或者几种道路风险,且偏重于风险的预防,并没有系统考虑道路面临的所有风险。本文总结归纳了道路风险的内容,并分析了道路风险具有的客观性、突发性、损害性、随机性和发展性。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构建了道路风险管理系统框架,包括道路风险识别系统、道路风险判断系统、道路风险分析系统和道路风险管理决策系统。运用全面、综合、体系化的道路风险评估系统来管理各个道路风险事件,可以减轻或者消除道路风险事件的影响,从而提高道路的公共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