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今和歌集》中“色”的考察——以“移动”为中心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安时代初期编纂的《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的诗歌集,与《万叶集》、《新古今和歌集》共同构成了日本和歌史上的三大歌风。无论是形式、构成还是内容、精神,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显现出来的婉约的审美意识,更是影响了日本后世文学。尤其让人瞩目的是歌咏四季自然风物和爱情的作品。自然和人事在《古今和歌集》中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用自然来表现人事(祝贺、离别、羁旅、爱情、哀伤等),已经成为了这部歌集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  自然和人事,是《古今和歌集》的两个重要主题。和歌集里汇聚了自然和人生之美。描写这些美,人的视觉所感受到的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令人关注的是,“色(いろ)”这个词在歌集中被大量地使用。含有“色”一词的和歌,也始终贯穿着自然(四季风景)和人事这两个主题。和歌中,“色”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含义:不仅表示自然界中具体的颜色,也表示人事中抽象的色彩。而且,“色”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移动的。  本论文旨在深入分析《古今和歌集》中“色”的含义和用法,其中,重点在于探究“色”的移动性。论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大自然中的“色”及其移动,阐明“色”在季节的时间变化中和在自然界的空间中的移动与变换,论述平安时代贵族歌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纤细的审美意识。第二章联系“熏物”和染色这两种文化现象,分析在贵族社会中“色”的移动与变换,探讨“色”移动的文化根源,揭示当时贵族所追求的华美和纤丽以及巧妙的表现手法。第三章把重点放到世间象征意义的“色”上,分析不断变迁的世间和人心,反映平安时代贵族文人的无常感和空虚感。  如上所述,在自然与人事这两个角度,变化移动的“色”,不仅赋予了和歌多样的色彩,也使所咏的内容化静为动。《古今和歌集》中变化移动的“色”,充分折射出了平安时代日本人具有的细腻而高雅的美意识,以及当时追求机敏、技巧的心理,和当时贵族社会中所显示出的无常之感。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新闻领域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体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新闻队伍的日益壮大,商业化趋势的日渐明显,不规范的市场秩序,社会上的不正
针对传统配电网存在的潮流不均衡、线路损耗大等缺点,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能够主动调节配网潮流的控制器——功率交换节
前言rn不论是对通信系统进行一致性测试,测量网络抖动,检验实验室设计的信号完整性,还是加快生产线的测试程序,掩模或模板测试都为多数数字示波器提供了一个使用简便、节约时
针对以AVR单片机为控制终端的程序在线更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VR的在应用编程(IAP)程序更新方案-通过运行bootloader区的程序把从STM32传来的数据烧写到终端Flash存储器.该
语言的人际功能关涉话语情境中授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语言实现人际功能的方法之一是情态引入语句成语篇,情态是实现人际意义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资源,它是说话人表达
针对旋转、平移和缩放对基于机器视觉的手势识别结果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以Hu矩与指尖数目相结合的特征手势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YCb Cr空间对手势区域进行提取,获得Hu矩的前四个特征。同时利用距离变换求得手势的掌心,对手势轮廓进行凸包检测,获得可能的指尖。据指尖到掌心的距离,剔除误检测到的指尖。将获得的Hu矩的前四个特征以及手势的指尖数作为特征向量送入BP神经网络中,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文
卡特福德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堪称翻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然而却遭到了众多批评。因此,他的理论在国内外很少有人问津,更加无人研究。但是,该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有较强
2011年2月,娜塔莉·波特曼凭借《黑天鹅》荣膺奥斯卡影后。彼时她已怀胎数月,手擎小金人在舞台上,这位准妈妈影后熠熠生辉。而这位影后并非科班出身,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系,精通法语、德语、希伯来语、日语,之后进入希伯来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也许正是她的心理学背景帮助她如此完美地诠释了女主角妮娜的分裂人格。  波特曼放弃了传统的学霸路,没有成为众人期待的白天鹅,却走上了演艺生涯,让“黑天鹅”成为了另一道
期刊
A DE7753是ADI最新一款功能先进的数字电度表芯片,为一种带串行接口和脉冲输出的高精度有功和视在能量计量的集成电路,集成了二阶∑△ADCs、一个数字积分器(在CH1上)、一个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