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具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强调信息技术课程要关注学生养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计算思维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说明计算思维的培养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高中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成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分析已有计算思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条件等客观情况,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并用该模式进行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探究该课程有效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合适途径;同时在实践研究中确定教学的有效方法并总结计算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信息技术课程为培养载体探究计算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培养情况,具体来说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一、二章。首先阐述了该研究的选题背景,并对国内外计算思维文献进行了综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目标、意义、思路、方法以及内容。再者,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国内外学者对计算思维在中小学阶段的操作性定义,确定了本文计算思维培养维度;并在理解项目学习的基础上,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计算思维培养的理论支撑。2.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此部分,首先分析了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并重新组织了教学内容以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再者,分析了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项目学习流程及思维培养策略,并总结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及构建原则,从而确立了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模式。3.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五章,是论文的教学实践部分。在此部分,首先分析了研究对象及环境并对高中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进而了解到学生的基本信息、计算思维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再者,进行行动研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学习作品分析的方法,得出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效果。4.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是研究总结与展望部分。总结了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效果以及计算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反思研究中的不足并对下一阶段开展计算思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