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未来智能配用电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能源系统供需两端将会面临更加开放、互动更加频繁的态势。在这种以电网为中心,油、气、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各类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行为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尤其在受电端将出现大范围带电源属性的需求侧资源,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智能可控负荷、各类型静态储能设备以及基于V2G(Vehicle-to-grid)的电动汽车。这些广义需求侧资源大规模接入会对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剖析各类广义需求侧资源自身供用能特性,合理调控各类广义需求侧资源,将打破电能由配电网络流向用户侧的单向流动态势,使得未来“网-荷”间具有基于逆向电能交换的互动特征。这些典型的广义需求侧资源的接入将给电网平稳运行带来新挑战,同时也将给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结合未来能源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梳理了能源互联背景下将会出现的各类广义需求侧资源,从多个角度对广义需求侧资源的组成和分类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数据分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三类典型的广义需求侧资源的发展现状;其次,结合搜集到的各类典型需求侧资源出力、负荷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模拟(@risk软件)、概率分析方法研究各类广义需求侧资源的自身供用能特性,建立相适应的需求侧资源供用能模型,分析得出各类资源出力、用能的数据分布规律;接着,针对各类典型的广义需求侧资源自身的供用能特性,构建了能源互联背景下的“纵向互动-横向互补”的需求侧资源接入模式,设计的接入模式将开放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及能源互联的背景融合到模式当中。最后,本文针对提出的接入模式利用Vensim软件建模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将实时电价以及综合能源价格弹性等因素考虑到削峰填谷效益分析模型当中,分析典型需求侧资源接入电网后负荷的波动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文章得出了三类广义需求侧资源的供用能特点,构建的广义需求侧资源接入能源互联系统的模式能够较好的反映开放互联的用能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电网间的柔性耦合的特点,为未来各类广义需求侧资源参与能源互联系统的响应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