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遭受性侵害这一事件在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而其中留守儿童遭受性侵害的比例不断升高。受传统的“谈性色变”等文化的影响,我国的预防性侵害教育一直处于缺失阶段。本文以甘肃省W县P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老师、“三下乡”工作人员以及农村社区内的工作人员收集资料,探究留守儿童对性侵害的了解状况及留守儿童预防性侵害教育开展的现状,了解留守儿童在预防性侵害教育方面的需求,进而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预防性侵害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终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充权理论作为指导,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实际介入,并采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方法对介入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第一,P小学留守儿童缺乏关于性侵害的相关知识,同时缺乏预防性侵害教育,具体表现为家庭预防性侵害教育缺失、学校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社区缺少预防性侵害教育。第二,P小学留守儿童在预防性侵害教育方面的需求主要为了解关于性的基本知识,悦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颠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掌握预防性侵害的知识、形成预防性侵害的意识和提高预防性侵害的能力。第三,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预防性侵害教育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获得家庭、学校、社区、“三下乡”工作人员的认可与支持。第四,小组工作介入留守儿童预防性侵害教育不仅具有优势而且富有成效。通过对组员问卷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组员自身评估、对组员及其家长的访谈和笔者自身的评估等方式分析小组工作的介入效果,发现本次小组活动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留守儿童在预防性侵害教育方面的需求,有助于预防针对留守儿童的性侵害,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平安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