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探讨建立有利于社会充分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就业与养老保险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养老保险为就业人员提供最好的老年风险规避方式;而就业解决得好,就可以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为养老保险准备了资金来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覆盖面不广、多元化,基金缺口巨大、企业负担重,社会统筹层次低,制度激励机制不足,立法滞后、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而我国当前的就业状况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劳动力就业市场化,劳动力市场趋向统一;就业形式多样化,流动就业人口规模大。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地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诸多不足对劳动力的供给、需求、质量和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即制度的“多元化”和统筹层次低而缺乏便携性极大地阻碍劳动力的流动和供给均衡,覆盖面窄不利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企业缴费率高、负担重而易产生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管理分散且专业化不足阻碍了养老保险与促进就业的协调发展,影响社会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基于就业的视角,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方向应该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适度水平、广覆盖;统筹层次高,具有良好的“便携性”;企业负担适当,制度对工作的激励性较强;法律体系完整权威,执法严格;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社会化;与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相协调,适应城乡各类就业人员,促进社会充分就业。